问题|“双减”等政策落地,5位中小学校长讲述治校中的收获和遗憾( 二 )


乡村教育的出路在乡土里

问题|“双减”等政策落地,5位中小学校长讲述治校中的收获和遗憾
文章图片

肖诗坚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田字格公益创始人
2021年是我带着田字格公益团队来到贵州贫困山区 , 创办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的第五年 。
坐在校长室里 , 每天我都喜欢观察窗外的女贞树 。 5年前 , 这些树还很小 , 花坛看起来也很稀疏 。 我性子急 , 看着这些小树不知道它们何时能长大 。 于是 , 为了让花坛看起来好看 , 我把树的间距做得比较密 。 后来的4年 , 我不得不每年从花坛往外移树 , 到现在已经移出去8棵树了 。
这就是时间和过程 , 你要静待花开 , 花开的瞬间 , 你会感到世间的一切如此美妙 , 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 教育亦如此 , 静待花开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
我平时喜欢在朋友圈里晒各种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娃们的照片——上课的、玩耍的、劳动的、学习的、发呆的 。 有时候我甚至提醒自己:收敛点 , 别老显摆 。 但没办法 , 我还是会忍不住 。 我不仅晒照片 , 还常常感慨:瞧我们的娃 , 多开心、多自信、多幸福!
做乡村教育 , 我看到的最大问题是 , 贫困山区里的孩子接受的教育和他自己的生命、生活是脱节的 , 他们向往的都是城市教育模式 。 所以我在兴隆办学时做的第一件事是梳理“学生画像” 。 我希望兴隆的孩子能了解并接纳:我是兴隆人 , 我是农村娃 , 我生活在这里 , 我的生命是独特而精彩的 , 我为此而自豪 。
兴隆办学的初心是为乡村孩子探索一种适合他们、属于他们的好教育 。 我们的学校在风景美丽的山区 , 我们的课堂也常在大山中进行 , 老师带学生认识花草 , 找寻动物 , 写诗作画 。 我认为 , 这种得天独厚的天然课堂 , 这种深入自然的教育 , 将是未来教育的核心内容 。 让乡村孩子拥有一颗热爱家乡、敬爱自然的心 , 拥有本真的学习追求、关爱他人及世界的视野以及走向未来的勇气 , 这是乡土人本教育的探索 。
兴隆实验小学有丰富的特色课程 。 过去的一年 , 兴隆孩子的研究课题很乡土 。 孩子们的课题有:土豆和鸡蛋能一起吃吗?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等等 。 孩子们从生活中选取课题 , 查书、搜网络、写报告 , 最后在全校师生面前答辩 。
“一班一好事”是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的特色活动 。 2021年的秋季新学期 , 低年级的孩子化身村庄的环保小卫士 , 清理大山里的垃圾;三、四年级的孩子做的好事是为村里老人开展文艺汇演;五年级孩子完成的小项目是改造校园的小水池;六年级孩子做的好事是发现校园的历史 。 通过这些活动 , 孩子们心中善的种子会慢慢发芽 。
田字格的使命是通过乡土人本教育创新推动乡村教育公平 。 2021年 , 田字格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 , 通过“乡土村小”项目将田字格理念及课程推广到30所村小 , 让成百上千的乡村孩子和乡村教师收获了新理念、新课程 。
种田 , 识字 , 革新 , 也许有一天 , 离开大山 , 将不再是改变乡村学生命运的代名词 , 乡村教育也会有另一种美好的可能 。
把成长的“土地”还给学生

问题|“双减”等政策落地,5位中小学校长讲述治校中的收获和遗憾
文章图片

沈茂德 江苏省无锡狄邦文理学校校长、江苏省天一中学原校长
2021年 , 一系列的教育政策 , 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 其中“双减”政策力度之大、推进之快 , 前所未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