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阅读一本书,才会真正学到东西?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你有没有阅读的习惯呢?很多人都喜欢看书 ,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看书当中获得思维或能力的提升 。有些书籍用来娱乐自己 , 有些书籍则用来开拓视野 , 而有些书籍 , 就是用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的 。所以 , 阅读这样一本书 , 其目的并不在于“看完” , 而是通过阅读来获取书本里面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养分 。由于如今碎片化阅读
你有没有阅读的习惯呢?
很多人都喜欢看书 ,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看书当中获得思维或能力的提升 。
有些书籍用来娱乐自己 , 有些书籍则用来开拓视野 , 而有些书籍 , 就是用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的 。
所以 , 阅读这样一本书 , 其目的并不在于“看完” , 而是通过阅读来获取书本里面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养分 。
由于如今碎片化阅读而塑造出来的阅读习惯 , 导致了很多人无论看什么书都“一眼而过” , 什么都没有留下 , 久而久之就看了很多书 , 却依然什么都学不到的感觉 。
一般来说 , 知识分为两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任意一本书放在我们面前 , 这本书给所展示出来的 , 就是显性知识 , 明摆着告诉我们书中已有的内容是什么 。
而隐性知识 , 就是那些被我们透彻了理解后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 有些经验就是隐性知识 , 因为我们无法很好地给别人表述出来 。
但无论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 , 这里面都有一些我们已经掌握或暂时没有掌握 , 却应该要掌握的地方 。
这样 , 我们学习时就有了四种不同的阅读目的 。
1 , 你知道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 阅读就是一种重温;
2 , 你知道自己还没掌握的知识 , 阅读就是一种学习;
3 , 你不知道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 阅读就是一种启发;
4 , 你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掌握的知识 , 阅读就是一种收获;
所以 , 我们阅读 , 就是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的情况 , 从书本中识别哪些是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 , 学习那些我们还没掌握的知识 , 然后唤醒自己不知道却已经了解的知识 , 最后找到自己应该要学习的知识 。
这个过程 , 就是把显性知识装到脑子里 , 再透过对显性知识的学习和思考 , 悟出那些对我们有用的隐性知识 , 让其转化为对我们有用的显性知识 , 直到这些知识最终提升我们的思维认知和自我能力 。
然而 , 这个过程由于个人的投入度千差万别 , 从而导致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完成得很好 。

怎么去阅读一本书,才会真正学到东西? 如何阅读一本书

文章插图


为什么你看完书什么都不记得?很多人之所以看完一本书 , 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 往往是因为他们把注意力都花在了记忆书本的显性知识上面 。
问题是 , 并不是所有知识都要用到这种生硬的记忆的 。因为我们阅读时候 , 大脑调动出来运用的往往是“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能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 , 积极地在大脑中保存信息 , 以便我们的后续行动 。但它的局限性 , 则是有限的记忆容量和衰减的保真度 。
我们跟别人聊天 , 能够如此顺畅地衔接上下文聊下去 , 就是工作记忆在起作用 。我们会“记得”对方上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 然后以此给出相应的回答 。一旦脱离这个环境 , 这种工作记忆就会迅速衰减 。想一想 , 即便是刚跟朋友聊完天 , 你还精确记得对方分别在什么时间说了哪几句话呢?
答案显而易见 。
你只会记得朋友大概说了哪几句话(有限的记忆容量) , 而且这几句话 , 只记得大概的意思差不多 , 却未必能够一字一句地精确复述出朋友的话(衰减的保真度) 。
工作记忆跟短期记忆交替使用 , 但这种记忆跟长期记忆完全是两回事 。也就是说 , 假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 , 只是一味地去记忆知识 , 却无法通过工作记忆把学习到的内容 , 转化巩固为长期记忆 , 那我们的书看完也就完了 , 并不会学习到什么东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