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厦门大学原创音乐话剧《萨本栋在长汀》首演

来源:台海网
戏剧|厦门大学原创音乐话剧《萨本栋在长汀》首演文章插图
《萨本栋在长汀》演出现场 , 学生们的真挚表演引起观众共鸣 。 (田 飞摄)
台海网7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昨晚 , 厦门大学原创音乐话剧《萨本栋在长汀》在建南大会堂首演 , 再现了抗战烽火中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的那段艰苦岁月 。
作为厦门大学“中文有戏”2021年度展演的大戏 , 《萨本栋在长汀》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戏剧与影视学科推出 , 来自院内外80多名师生联合创作 , 其中非人文学院的学生占到了参与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
每到“中文有戏”的演出季 , 这方舞台就属于厦大戏剧人的小世界 。 纵然台上的情节更新无数 , 台下熙攘的人群换了一拨又一拨 , 但有一样东西 , 永远不会寂寞——掌声 。 这样的掌声 , 从2010年演出季创立至今 , 持续了12年 。
近日 , 本报采访人员与部分参与“中文有戏”演出季的厦大人文学院师生面对面 , 探讨校园戏剧如何在这片土壤孕育无限生机 。
戏剧|厦门大学原创音乐话剧《萨本栋在长汀》首演文章插图
每年闭幕式 , 参与的师生都会来一张“全家福” , 并期待第二年的演出季 。
理论与实践结合 让校园戏剧不再边缘化
“戏剧影视文学”是厦门大学中文系的分支专业之一 , 这个看起来似乎有些“冷门”的专业 , 近年来的就业率却屡创奇迹 。 “中文有戏”演出季发起者之一、厦大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王晓红说 , 这与“中文有戏”演出季的实践经历密不可分 。
在中国戏剧史上 , “校园戏剧”曾享有崇高地位 。 但有一段时间 , 校园戏剧日益边缘化 , 戏剧艺术的普及教育并不理想 , 在有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里 , 多数也仅止步于理论研究 , 在文本创作和舞台实践方面往往缺乏经验 。
“中国的校园戏剧 , 扮演着领路人的角色 , 是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灯塔 。 ”王晓红说 , 这些年 , 戏剧艺术凭借其自身魅力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 , 而校园戏剧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艺术实践形式 , 过去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戏剧人才不断增长的多元需求 。 在此背景下 , 厦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探索出了一条既有理论教学又有课程实践的戏剧艺术教育之路——创办“中文有戏”演出季 。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轰动效应从校内延伸到社会
戏剧|厦门大学原创音乐话剧《萨本栋在长汀》首演文章插图
此前“中文有戏”演出季之《遗失》剧照 。
演出季的初衷很纯粹 , 为了给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 , 鼓励他们用自己所学进行创作 。 “不成想 , 后来的规模越做越大 , 带来的轰动效应从校内延伸到了社会 , 吸引了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演出、制作 , 甚至有些已经毕业的校友也积极加入 。 ”王晓红说 , 由单纯的话剧表演 , 到现在的话剧、戏曲曲艺、电影纪录片三大板块 , “中文有戏”演出季摸索出了一种“出笋式”的模式 , 即在这个舞台上 , 学生是主力军 , 掌握自主权 , 老师仅在场外指导 , 让他们像雨后春笋一样 , 自然生长 。 从“中文有戏”演出季走向全国的厦大原创校园话剧《日租房》 , 就是最佳例证 , 该剧曾捧回中国校园戏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 。
尽管学生终会离开象牙塔 , 但参与“中文有戏”演出季的过程 , 对于他们的影响是持久的 。 厦大中文系青年教师许昳婷本硕博均在厦大就读 , 每年她不管再忙 , 都不会缺席“中文有戏”演出季 , 包括本科时参与的《日租房》、工作后参与的《东方的东方的东方》 , 以及今年在《萨本栋在长汀》中担任导演之一 , 戏剧的精彩、神秘 , 让她深深着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