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合并二十一年,招生还分三层:上海交大自亮合并后的尴尬!( 二 )


再看一看其它地区的高校 。 吉林大学合并大学更多 , 在广西只是一个项目 , 说明全校统一招生 。 武汉大学、华中科大也是如此 , 除了民族班、试验班之外 , 都是统一招生 , 并未按照合并之前的情况分别招生 。
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合并了20多年仍然按照合并前的格局分别招生 , 人们的解释是为了脸面好看 , 以便在招生统计数据方面鲜亮一些 。 如果按最低投档分进行统计 , 在广西的招生 , 浙江大学是585分 , 上海交大是565分 。 这几乎是 211高校甚至是双非高校了 , 脸面有多么难看!
在本文看来 , 这是表面现象 。 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将医学院、农学院分别招生 , 真实原因是内部融合并不太好 , 合并之前存在的办学层次并没有消失 , 而是一直存在 。 为了不影响主体部分招生 , 于是分别招生 , 各自为政 。
对于大合并 , 当初的最大理由是 , 各个学科之间可以互相促进 , 拉升所有学科水平 , 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 。 尤其是 , 名牌大学合并层次略低的学校 , 可以让层次相对低一些的学科水平迅速提升 。 这种想法只能算是美好的愿望 , 须知隔行如隔山 , 学科不同 , 发展模式是不同 , 不同学科之间除了在交叉部分形成新的学术点之外 , 很难形成带动作用 , 因为各自研究的对象不同 , 具有不同的研究规律 。
按照合并可以拉动低水平学科发展的思维 , 合并之前存在的高低不一的学科 , 在合并之后就可以在整体上达到水平一致 , 而这是不可能的 。 任何大学的所有学科不可能处于同一层次 , 这是规律 。 事实上 , 浙江大学合并之后同样不可能跳过这个规律 , 学科之间存在较大的水平差异 。 对此 , 浙大自己也心知肚明 , 为了招生不影响浙大的脸面 , 干脆分开招生 。
拿上海交大来说 , 合并之前三校的差距比浙江大学更大 , 原上海农学院实力确实不强 , 合并之后似乎也没有变强 。 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看 , 上海交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为B- , 风景园林学为B- , 畜牧学为C- , 招生分数相对较低理所当然 。
反观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997年通过“211工程”立项 , 实力很强 。 所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 上海交大的临床医学A+ , 基础医学A- , 药学A- , 口腔医学B+ , 护理学B+ 。 这说明 , 合并20多年 , 原来三校的办学水平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格局 。
合并使学科变强 , 实际上是臆造出来的伪命题 , 是为了合并编造出来的理由 。 合并之后 , 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确实变得强大起来 , 但似乎这并非合并之功 , 而是社会需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浙江大学是之所以变成巨无霸 , 除了社会需求、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之外 , 还有原来的浙江农大、浙江医大实力十分强大 , 查一查第四轮学科评估结论即知 , 原来的浙江农大、浙江医大为现在的浙江大学贡献了多少个A+以及A类学科?只能说 , 浙江大学A类学科是四所大学拼搭出来的 。
一些没有合并的高校 , 这二十年发展得同样不错 , 比如南京大学、中国科大等 。 与此同时 , 也有一些合并较多高校的大学 , 却并未明显变强 , 只是变大了 。 还有更多的高校 , 原来只是中专或大专 , 经过20年的发展 , 已经是合规合规的本科大学了 , 进入一本招生范围 。 这些事实都说明 , 合并并不能自动使大学变强 。
许多人具有追求大而全的思维习惯 。 当初调整院系组建专门学院时 , 一些人在观念转变不过来 , 几十年后还是主张综合性大学 , 并形成了合并之风 。 经过这20多年的实践检验 , 证明这种大而全的发展思路并不能使高校自然强大起来 , 于是高校发展又不得不回到强调特色发展上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