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应先找准定位

随着“双减”意见的正式公开 , 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学科类培训被严控 , 其资本化运作也成为历史 。 “去K12(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业务)化”之后 , 昔日教培龙头必须转型求生 。
事实上 , 所有原来以学科类培训为主营业务的校外培训机构 , 都面临着退出或者转型的选择 。 除禁止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融资、进行资本化运作外 , “双减”还规定 , 不得利用节假日、双休日与寒暑假进行学科类培训 , 并要求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要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 这意味着学科类培训将不再有盈利空间 。 如果机构想继续进行培训 , 就要进行转型 。
目前看来 , 转型开展非学科类培训(也被称为素质教育培训) , 是包括“头部”机构在内的校外培训机构的“一致行动” 。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通知 , 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 , 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 , 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 因此 , 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非学科培训内容 , 就受到机构的追捧 。
然而 , 教培机构挤上素质教育培训这一“独木桥” , 很可能会制造新的“内卷” 。 首先 , 这一培训领域已经有不少培训机构 , 机构再“一窝蜂”涌入 , 必定会导致素质教育培训竞争更为激烈 , 机构想盈利并不容易 。 其次 , 如果机构把之前运营学科类培训的套路 , 用到发展非学科类培训上 , 如通过制造家长的焦虑 , 来扩大市场 , 寻求“高增长” , 那等待机构的必定是监管部门对非学科类培训更加严格的监管 , 对非学科类素质教育培训采取与对学科类培训一样的监管办法 , 就会大概率发生 。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吃透“双减”意见的精神 。 虽然“双减”允许非学科培训机构登记为营利性机构 , 进行资本化运作 , 可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进行培训 , 但是 , 从严监管学科类培训传递的明确信息是 , 进行教育培训 , 必须做教育 , 而不是做生意 , 不能刺激社会的教育焦虑 , 加剧教育内卷化 。
将校外培训分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分类”治理 , 主要是基于当前的培训生态 。 相对而言 , 体育、艺术等教育 , 在学校教育中还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 。 相应地 , 体育、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虽然有一定市场 , 但远不如学科培训类“火爆” , 非学科类培训主要满足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选择 。 这也是培训机构主要进行学科类培训 , 学科类培训市场占总培训市场的产值达80%左右的原因 。
但如果机构涌入非学科类素质培训领域 , 加大营销攻势 , 扩大市场 , 就会破坏非学科培训生态 。 尤其是 , 为促进学校、学生和家长重视体育、美育 , 我国已经明确 , 要将美育纳入中考 , 要提高体育中考的分值 , 逐步实现体育科目的分值和语数外科目的分值一样 , 在此背景下 , 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体育培训热 , 如果机构再涌入 , 做大“体育培训市场” , 那就会增加家庭的体育培训负担 , 以及学生的压力 。 随之 , 围绕“应试体育”开展的体育培训 , 就会为社会所质疑 。
校外培训机构选择继续做培训 , 需要从以前的逐利心态转向公益心态 。 由于不能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学科培训 , 有的机构也想转型为学校、社区的课后服务、托管服务提供第三方服务 , 这也属于向素质教育培训转型 , 因为课后服务、托管服务不允许进行集体补课 。 但这种转型前提是 , 学校、社区提供的课后服务、托管服务 , 要求坚持公益性 , 即便向参加的学生收费 , 也只能按成本分摊收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