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异地办学”禁令来了!高校扩张“出口”在哪儿( 三 )


而高校海外办学的环境受疫情、政治等因素影响 ,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近年来脚步在逐渐放缓 。
与“堵”相对的是“疏” 。 那么 , 下一个规模扩张的“出口”又在哪里?
在本次采访中 , 专家们一致认为 , 异地办学的另一种形式——异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将成为未来高校规模扩张的密集“出口” 。
单就2021年上半年 , 北京大学与威海共建的海洋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与呼和浩特共建的内蒙古现代农牧业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布局云南研究院……高校布局研究院的信息接连不断 。
与前一阶段的异地分校、校区相比 , 研究院有很大的区别 。 “如果把异地办分校、校区比作重型坦克 , 研究院堪比轻型坦克 。 前者一般规模较大;后者一般规模较小 。 ”林成华打了一个比方 。
所谓“小”是相对的 。 别敦荣表示 , 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需求 , 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通常较大 , 倘若研究院内的教授带领上百名硕士生、博士生服务县、市、区 , 对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
地方政府也有借助高校科技创新力量、人才力量、文化力量实现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 这在东部地区显见 。
而在中西部省份中 , 山西省成为引入东部高校办研究院等机构最主动的省份之一 。
“研究院还是未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最好载体之一 。 ”林成华强调 , 它能让高校与产业更紧密地结合 , 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自产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 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 , 而且在当地招生、培养 ,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
“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 , 是一种螺旋上升模式 , 更能推动产学研合作 。 ”
“这也提示了政府部门在解决问题时 , 要疏导与支持相结合 。 ”别敦荣补充道 。
形式问题与管理问题要区别对待
圈地、拿政府补助 , 师资欠佳 , 招生标准降低 , 产权不清晰……实际上 , 近年来研究院的发展也颇为外界诟病 。
周光礼告诉《中国科学报》 , 研究院最初成立的目的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 国家现行政策也鼓励产教融合 , 所以允许研究院存在 。
但从具体的实践来看 , 研究院主要从事的是高端培训和研究生教育 , 科技成果转化效应并不显著 。
虽然问题频出 , 但在林成华看来 , 要合理区分形式与管理两类问题 , “要肯定这种形式 , 同时加强管理、监管 , 切莫把两种问题混淆在一起解决” 。
林成华指出 , 研究院的设立与运作要汲取上一阶段异地办学的风险与教训 。
一是品牌稀释 。 高端培训是地方的强需求 , 如浙江省政府在推进数字化改革进程中 , 政府官员、企业人士有大量的培训需求 , 这样的培训需求研究院可以合理满足 。 “真正要反对的是 , 为了经济利益不注重质量的培训 。 ”林成华说 。
二是师资困境 。 单靠抽调本部师资会分化原来的师资队伍 , 给本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带来下降的风险 。
“高校通常会在当地招募新师资 , 这支队伍往往是一个混合体 。 如何激励混合制师资队伍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 ”林成华说 。
三是论证规划缺失 。 高校缺少前期科学合理的论证和设计需求的对接 , 仓促布局往往谋求的是政策红利 , 追求短期效益和量的扩张 。
这也正是教育部禁止异地办学的一个原因 。
林成华补充道 , 对这些问题的考量、解决又会倒逼高校自我改革 , 如教师评价、工作量认可等内部管理制度的调整 , 成为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生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