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梅|北大才女公派出国,却加美国籍当院士,年近五十回国引争议

文|俏俏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公派留学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一种方式,一般都是派往科技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而能通过这个公派留学的学生,不但个人成绩等很优秀,还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然而,在被公派留学的人员中,生物学家陈雪梅却在出国以后,加入美国籍当选院士,却在年近五十时,突然放弃高薪回国效力,但她的做法仍然遭到了质疑。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陈雪梅|北大才女公派出国,却加美国籍当院士,年近五十回国引争议
文章插图
展天赋,考北大
陈雪梅出生于1966年,来自一个普通家庭,因为父母工作忙碌,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在爷爷奶奶的重视教育下,陈雪梅每天在听着爷爷读报纸和童话故事度过。这样的日子维持了一段时间后,爷爷发现她认识了不少字。
于是爷爷便教陈雪梅认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雪梅还没上小学时,就能够通读报纸上的文章了。
陈雪梅|北大才女公派出国,却加美国籍当院士,年近五十回国引争议
文章插图
随着时间的推进,陈雪梅上学后展现了过人的读书天赋,不但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还记忆惊人,课文看上几遍就会背了。
同时陈雪梅对生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把热爱观察发挥到了极致,她觉得万物皆有灵,上到空中翱翔的大雁,下到路边搬家的蚂蚁,或者是大自然里的万千植物,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值得观察,值得思考的。
正是在这样的兴趣之中,陈雪梅从小学习就特别优秀,毫无意外的18岁的她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生物专业。在这里,陈雪梅的梦想不但得到了实现,还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对此她很满意。
陈雪梅|北大才女公派出国,却加美国籍当院士,年近五十回国引争议
文章插图
公派出国,却留在美国
1988年,陈雪梅通过自己的努力本科毕业了。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让她迷茫无措。学过生物的都知道,这个专业不太好就业,更何况当时的年代。
为了扭转现状,陈雪梅觉得自己应该在生物领域继续钻研,而按当时的环境,出国留学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可出身普通家庭的陈雪梅,是没法支付高额的费用。
然而,上天没有辜负陈雪梅的一颗火热上进之心,于是有了CUSEA中美留学生计划,这是最早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公派留学项目。
陈雪梅|北大才女公派出国,却加美国籍当院士,年近五十回国引争议
文章插图
陈雪梅成绩十分优异,在陈章良老师的推荐下,她获得了去美国公派留学的机会。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陈雪梅倍加珍惜,到美国后就一头扎进了生物学有关的研究之中,五年后她顺利获得了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陈雪梅没有选择回国,而是进入加州理工博士后研究所,不停地攀登更好更高的科学领域。四年后,陈雪梅在美国大学担任助教。
当时就有很多人说陈雪梅的心变了,可能不会回来了。接下来的她成为了加州大学终身教授,6年后又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戈登与贝蒂莫尔基金会的研究员。
时间来到了2013年,陈雪梅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士。从1988到2013年,陈雪梅在美国待了25年,不但女儿被她接去了美国,她还成了美国籍。
陈雪梅|北大才女公派出国,却加美国籍当院士,年近五十回国引争议
文章插图
年近五十回国,是为报效祖国还是为了养老?
2014年,陈雪梅选择回国,原因是参加了北京大学生物学院的学术交流后,看到了国内学生的求知热情,并看到了国内的实验基地,已经有了和国际持平的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