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社论】体育法“大修”背后有大考量


社论|【社论】体育法“大修”背后有大考量
文章图片

“体育老师不舒服 , 这节课上数学” , 这句因过分真实而让人会心一笑的话 , 今后将彻底成为历史 。
10月19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 修订草案对校园体育和“全民体育”都做了明确: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 , 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 。 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 , 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拟定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 。
【社论|【社论】体育法“大修”背后有大考量】此次修订是体育法自1995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 条文由现行法律的54条增加到109条 。 不难看出 , 体育法“大修”背后有大考量 。
长期以来 , 教育领域普遍存在对现有考试升学评价体制的片面乃至异化解读 , 作为“副科”的体育 , 一直处于尴尬境地 。 人人都知道体育课对学生健康的重要 , 但真要让每一节体育课都上 , 有些人是犹豫的 。 最常见的说法是 , 有这时间 , 不如上语数外、涨点分划算 。 而在网上 , “体育老师普遍身体不好”已成为名梗 。
通过修法 , 让法律为体育这堂必修课撑腰 , 将终结体育课被消失、被占的局面 。 不开体育课、占用体育课 , 未来将可能成为违法行为 。 不仅“体育老师的春天来了” , 更健康强壮的学生、更活泼有朝气的校园、更完善成熟的教育评价体系 , 也逐渐来了 。
强调发展校园体育是打基础 , 让孩子从小就具备体育意识、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大力提倡“全民体育” , 则是要立足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 在全社会普及运动健身、健康生活理念 , 将体育嵌入全民的生活方式 , 使之成为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
此次修法 , 无论是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 还是将每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日)作为国家体育节 , 都能看到顶层设计的决心和行动 。
实际上 , 修订草案的一些提法和内容 , 与近年来我国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相关制度设计和实践一脉相承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 , 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 , 到2030年 ,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 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 。 在很多地方 , 体育已被列入中考 , 并加大分值 。
体育强则中国强 , 国运兴则体育兴 。 一系列“国家行动”背后 , 是体育的价值正在被重估和张扬 , 更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 , 对“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 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这一重要论述 ,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自觉的对标 。
当然 , 最重要的考验还是落实 。 比如 , 新体育法通过实施后 , 再有学校“顶风作案”怎么办?体育成绩纳入中高考如何做实?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的运动健身配套要尽快完善 , 公共体育场馆要更亲民接地气等 , 这些都应当有明确的说法和可见的行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