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艺体培训市场亟待规范化、体系化发展( 二 )


呼吁建立评价体系
除虚假宣传、“三无”等问题外,校外艺体培训中还存在评价体系缺位等问题,亟待规范完善。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强化对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监管,将办学宗旨、教学场所、设施设备、办学经费、教师队伍、教学计划等纳入考核,并对师资质量、教学内容、收费标准、用户体验等进行动态的综合考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指出,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对校外培训的需求旺盛,但是对校外培训中的教师素质、学习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不及学校教育。2018年以来,国家对中小学校外培训行业监管日趋严格,各级主管部门以政策文件、专项治理等方式加强管理,但各地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千差万别,监管工作很难一步到位。在不少地方仍存在监管主体责任不明、日常监管困难、质量评估缺失等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建立行业准入机制,并成立专门部门监督评估。同时,大力推进校外培训行业自律,建立并扶持校外培训行业协会,负责对校外培训教师进行资格认证、专业发展培训及等级评定工作。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缺少标准化教案。”廖俊表示,一个培训机构能否被家长信任,还要眼见为实,家长要看教案、教练好不好,看孩子是否能学到东西。
陈鹏吉认为,青少年体育教育应和文化课一样具备科学性、严谨性的教学大纲、教案,以及与孩子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周期性目标和成果,而非市场上一些机构以“师徒制”过度包装教练个人,忽略了教育的意义。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探索建立教师资质认证和机构评价体系。中国足球协会此前制定的《全国社会足球品牌青训机构认定标准》便对场地梳理、经费保障、工作人员和教练员资质以及运营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估。
“推动标准化是事关行业发展的大事。教学、研发、师资等板块的投入是教育机构标准化制定的基础,也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陈鹏吉说道。
廖俊认为,培训机构亟须官方层面制定系统性评价体系,对机构特色、运营情况等给予评估、评级。经过官方审核出台的指导性评定不仅利于行业良性发展,也能让家长选择机构时有参考依据。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