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优秀的读后感800 边城高中生优秀读后感( 二 )


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麋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啾着那陌生人 。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 。”这个形象可以说是“优美、健康、自然”,也正表现了沈从文先生发自心底的对于湘西苗族人民的热爱 。不过这形象也含有深深的隐痛,“黄麋一样……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隐喻苗族先人在汉族的压力下,从中原地区向洞庭湖地区迁徙,并溯沅水退入湘西的深山里,深山是他们最后的庇护所和自由天地 。
翠翠这个无所归依的孤雏无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征 。
首先翠翠的身世就是个悲剧 。翠翠的父亲是个绿营屯戊军人,严格地说,对苗族文化而言是一种异质 。翠翠本身是汉文化(父系文化)和苗文化(母系文化)融合的产物 。从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里,我们可以看到汉文化同苗文化的不平等关系,以及这种权利关系在苗、汉文化关系上的历史冲突和历史悲剧 。
而其后,大老天保、二老傩送同时爱上只与那象征着苗族古老历史的爷爷相依为命的翠翠,更是沈从文先生对于湘西苗族文化应有的未来进行的第一次更深层的审视 。
很显然,大老代表的是依旧固我的传统苗族文化,而二老则代表着超越传统,逐渐发展的文化 。他们同时爱上翠翠,这是两种文化观念为争夺湘西苗族文化女神的归属权而发生的历史冲突 。沈从文先生深刻地认识到了当时世界的处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湘西文化也同样面临是保持现状或是发展进步的问题 。但翠翠仍徘徊在大老与二老之间,自始至终未作出抉择 。最终,爷爷死了,大老死了,这不正意味着湘西苗族文化不能再固坚自守?而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二老最终会回来吗?这也许也是沈从文先生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吧!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就是这样一部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
边城高中生优秀读后感篇4
人的一生中不过于学习再学习,读好书,是学习的一个重大步骤,读了好书,就能学到好的知识 。我最近读了一本好书叫《边城》 。
《边城》给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看了之后却觉得温暖而平淡,人间的真情意,人间的风情,倒全是体现了出来 。
书中的故事以湘西的小乡村为背景,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民间风情的画 。从一个渡船老人和他外孙女寻求爱情的生活中,体现了民间的真情真意和民间淳朴的爱情 。还让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之美 。所谓情表达得最深

书中的情最深的亲情不过爷爷对孙女翠翠的爱 。这情深在爷爷对孙女的真,对孙女的关怀,还有对孙女日日夜夜的照顾 。他不仅仅是作为爷爷在爱孙女,也承担着翠翠母亲和父亲的责任 。爷爷是一名忠诚朴实的人,摆渡了50年,还要继续做下去为人服务 。他要照顾的不仅仅是翠翠的穿吃住行,还要关心她的情感世界,为孙女翠翠的感情出谋划策,让她在大老和二老之间做选择 。只是后来大老出了事,二老也误会了他们,从此离去,爷爷也为这件事而伤心,最后告别人世 。两人的亲情在这贫困的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人感到温暖又忧伤 。冥冥之中你发现了吗,这份无法复制的爱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亲情吗?
翠翠也是个善良的人儿,她的外表和心灵一样美,读着书你就能感受到她的个性和脾气,就像湘西水孕育出的一样,那么平和,那么柔,不争不抢,默默和爷爷守在渡口边,多么可爱的一个人啊!当爷爷去世时,她失去亲人的悲伤和失去爱情的悲伤交融在一起,令她的世界倒塌,好在杨马兵的安慰使她坚强的活了下来 。她的情在对天保和弟弟傩送的认真,在两人同时喜欢上翠翠时,翠翠的真情考虑和对傩送走后的等待,这难道不是份真诚的爱情吗?
友谊和关怀则是顺顺和杨马兵对祖孙俩的照顾,诚意满满,不怕不动人 。
《边城》里的一切都让你觉得温暖,文字中透露出很深很深的情意,却也有悲伤,大老的死令人悲伤,二老的离去令人悲伤,爷爷的去世也令人悲伤,好在孙女翠翠后来一直有人陪着,也就让人感受到了边城的温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