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双减,需从学校“内循环”走向社会“大循环”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梁建伟
“双减”政策发布已百日 , 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以及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方面 , 取得了初步成效 。
但是 , 当前很多学校的课后服务依靠校内的资源来推进 , 老师们在校时间延长 , 压力骤增 。 另外 , 学生的特点是多种多样的 , 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 , 大多数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内容、质量 , 与家长的预期仍然有差距 。
这种依靠学校自身挖掘非学科类教学资源的模式 , 局限性慢慢凸显 。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 , 要从学校的“内循环”走向社会的“大循环” , 一定不能仅仅依靠校内资源来推进 , 应该积极探索不同的合作方式 , 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
针对一些学校课后服务场地、设施、师资不足等问题 , 金华正尝试探索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引入校园 。 通过资质、课程等审核 , 建立机构“白名单” , 目前已有一百多家校外培训机构进入学校参与课后托管服务 。 校内外合作 , 丰富了课后服务的课程内容 , 提高了课后服务质量 , 也为培训机构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
从学校“内循环”走向社会“大循环” , 是实现课后服务“物美价廉”的根本;而保障学校开展高质量课后服务的经费 , 是当前推进“双减”工作见成效的关键 。
在浙江省发布的《浙江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中 , 对于加强课后服务保障是有明确规定的: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 , 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 建立财政补助、公用经费分担、适当收取服务费或代收费等相结合的成本分担机制 , 确保经费筹措到位 。
【培训机构|双减,需从学校“内循环”走向社会“大循环”】有关部门在制定“双减”工作相关标准、办法的同时 , 除了加强监管 , 更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 让学校没有后顾之忧 。 不妨大胆地整合社会优质资源进校园 , 充分利用校内时间和各种资源 , 完成孩子的兴趣尝试、素质加强、特长拔高 。
推荐阅读
- 培训机构|考研复试这样准备,容易得到导师青睐
- 公司|成人学历培训机构虎硕教育停止营业:运营压力大不堪重负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
- Offer|大学申请专题|英国大学网上申请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 培训机构|“双减“后首个寒假:对恶意涨价的非学科类培训班说不!
- 过程|“双减”后的首个学期 期末考试“玩”出新花样
- 青少年|以闲暇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
- 技术|紧扣地方需求 “炼”出真金人才
- |班主任坦言:双减后,容易逆袭成学霸的孩子,父母都做对了一件事
- 大学|金融专业美国硕士留学需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