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专业型硕士必须在社会、企业中成长( 二 )


在余晖看来 , 这体现的是学硕和专硕在培养方式上的差异 , 这属于显性差异 。 比如在培养定位方面 , 学硕侧重于学术训练 , 而专硕则是应用能力与学术训练并重;在培养内容方面 , 专硕通常具有一学期的跟岗实习或见习环节 , 而学硕主要以校内课业为主 。
隐性差异则体现在学硕和专硕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 , 两者可谓各有所长 。
“对于很多专硕专业(如教育管理、MBA等)而言 , 其招生时要求具有一定年限工作经验 , 因而最终录取的学生多为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丰富的职场人士 , 辞职或停薪留职回高校深造 。 ”据余晖观察 , 这类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性、进取心和责任心强 , 多年的工作经验也使其具备了较好的为人处世能力 , 以及较强的抗压性和较高的工作效率 。 但与此同时 , “不足之处在于学业基础稍显不稳 , 从事科研活动存在一定困难” 。
对于学硕而言 , 多数学生属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重考学生 , 并未真正离开校园 , 社会经验较浅 。 “这类同学的特点是学术基础较为扎实 , 对学术前沿热点把握较稳 , 可塑性强 , 成长进步快 。 ”在他看来 , 学硕学生通常能够在导师的科研团队中担纲起科研工作的重任 , 研究和写作质量较高 。 其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工作历练和社会磨砺 , 难以承担特定的科研组织和事务协调工作 。
吴奇的身份危机也正源于此 。 第一次考的是专硕 , 第二次转为考学硕 , 如今他开始意识到 , 自己的学术训练不足 , 难以适应科研工作对高端学术能力的需要;而与专硕相比 , 接受的培养内容又与行业现实需要脱节 。
“无论如何 , 早日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 , 并利用研究生几年的光阴与资源步步实现自己的规划更为重要 。 ”吴奇说道 。 “毕竟读研的意义 , 往往不仅是取得一纸文凭那般简单 。 ”
建议
理论结合实践 培养专业型硕士
专硕扩招乃大势所趋 。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 才是关键 。
“专硕不能回到学硕的老路上 , 所以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很重要 , 包括课程体系和内容、培养方式等 , 都需要重新制定 。 ”在黄跃雄看来 , 专硕不能只在大学庭院中成长 , 必须在社会、企业中成长 , 才能达成专硕培养的目的 。 所以 , 研究生所做的课题或者训练 , 要从社会和企业中来 , 导师要从社会和企业中来 , 成果要放回社会和企业中去检验 , 以解决社会企业的问题作为培养的检验标准 , 这样的培养才有意义 。
余晖也希望 , 专硕的培养能打通学术训练和实践培养环节 , 形成教育合力 。 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应突出对现实问题的观照 , 并结合实践基地所能够提供的资源选定研究问题;在实习见习活动中 , 应结合自身学位论文选题参与实践基地相关工作 ,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改进相关实践;在专硕的在校培养环节引入实践基地的专业人士 , 来高校开设讲座、工作坊 , 并参与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等学术活动 , 充分整合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智慧 , 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学习资源 。
“我们现在一般都要求专硕实行双导师制 。 ”广外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 , 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知识的传授和培养 , 而实践方面则由校外的行业专家作为导师来进行 。
此外 , 黄跃雄还提到 , 专硕处于大发展期 , 一开始就得规范 , 如招生考试、培养、学位授予甚至学生的评优评奖 , 都得有自己的规定 。
毫无疑问 , 专硕的特色和优势在于理论结合实践 。 高校如何做好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 , 大家拭目以待 。
(注: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