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教育部最新要求!

教育部日前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 旨在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 , 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 。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 , 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有序铺开 , 如图示:

影响因素|教育部最新要求!
文章图片

按照学段 , 分别要求如下:
(一)小学阶段
通过基本知识介绍、具体技能训练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 引导学生:
1.了解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 知道预防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个人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 养成爱护眼睛的习惯 , 预防近视 , 定期监测体重 , 预防超重;养成规律作息与文明卫生的习惯 , 保证充足睡眠 , 维护自身健康和公共环境卫生 。
2.了解生命与生长发育知识;初步学习青春期发育、心理健康及相关保健知识与技能;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 学会自我保护 。
3.了解自己 , 悦纳自己 , 养成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 , 学会与家长、老师沟通;树立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和时间管理意识 , 正确安排学习活动;科学合理使用电子设备 , 严格控制上网时间 。
4.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 初步认识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 掌握个人防疫防护技能 , 能够配合预防接种;能够认识传染病的影响 , 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管控措施和个人行为要求 。
5.掌握自我保护、求助、避险与逃生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急救知识 , 遇到紧急情况 , 能够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树立防拐等社会安全意识 , 识别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并会求助;能够通过正规网站和权威媒体获得重大事件的准确信息 , 不信谣、不传谣 。
(二)初中阶段
注重讲解原理和机制 , 深化学生认识 , 强化健康行为养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 引导学生:
1.学会分析与评估健康影响因素 , 积极实践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 保证用眼健康 , 预防近视 , 合理规划时间保证睡眠 , 拒绝吸烟、饮酒、使用毒品等危害健康的行为;系统了解和主动预防儿童青少年常见病 , 采取实际行动保护自身健康;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 保护公共环境卫生 。
2.理解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和影响因素 , 正确评估生长发育状况;学习青春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提高预防性骚扰与性侵害的能力;积极应对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 , 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
3.学会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 , 学会欣赏和宽容他人;做好进入高中学习或就业的准备;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 , 学会减压放松方法 , 学会克服焦虑情绪 , 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 能够主动求助 。
4.知道常见传染病及防控措施 , 了解疫苗接种和免疫规划的意义 , 掌握个人防疫防护技能;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了解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意识和防护能力 。
5.培养安全责任意识 , 学会急救知识 , 掌握相关技能 , 提高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了解安全用药基本知识 , 预防药物误用、滥用;了解实验和劳动实践中安全防范措施 , 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增强网络信息的辨别意识和能力 ,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
(三)高中阶段
主要强调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意义 , 以及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
1.深入了解烟草、酒精和毒品危害身体健康的机制 , 营造无烟环境 , 远离酒精和毒品(含新型毒品);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坚持自觉规律的体育锻炼 , 科学用眼 , 健康作息 , 合理膳食 , 保持健康体重;关注健康信息 , 强化公共卫生意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