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赏析 如何鉴赏十八岁出门远行( 二 )


2、艺术特色
这篇小说的情节十分荒诞,充满了掠夺与欺骗 。为了搭便车,“我”向司机敬烟,司机接受了“我”的烟,却粗暴地拒绝“我”乘车;“我”凶狠地呵斥他,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汽车抛锚了,司机不但不着急,反而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的苹果,他竟然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抢劫又一次发生,“我”奋不顾身地反抗,被打得“跌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司机不但不同情和帮助“我”,却“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最后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行列里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从表面看,这一切都是不合情理的,是荒诞的,但从艺术的角度看,这正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要求 。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不主张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这里的故事本身仅仅是一种媒介,或者是一种象征,因此,不能用现实生活的逻辑来理解作品 。其实,这篇小说正是通过“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经历,表现对生活的一种感受 。显然,作者的指向是现实生活的荒诞与虚伪,想要凸显的是人世之险、人性之恶,这也是余华对现实冷峻思考的结果,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 。在这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给读者一种荒诞离奇的感觉 。读者越是感到离奇、荒诞,不可思议,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反传统的,荒诞性是其艺术特征之一 。单从这点看,《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现代派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小说通过十八岁的“我”的眼光对现实世界做了真实的反映 。尤其是看到被抢的司机不但不愤怒,不阻挡这种抢劫行为,反而“哈哈大笑”地与抢劫者共同坐在拖拉机上,而且还抢了“我”的背包 。初次阅读作品的,一般都无法理解司机的这种行为 。其实,这里面有作者的隐喻 。这种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荒诞的,但仔细一想,这并不奇怪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人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空前的撞击,人们的是非善恶观也发生了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