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考研男夜蹲水沟里背书,被嘲讽为内卷,何时勤奋也成了贬义词?


内卷|考研男夜蹲水沟里背书,被嘲讽为内卷,何时勤奋也成了贬义词?

文章图片


内卷|考研男夜蹲水沟里背书,被嘲讽为内卷,何时勤奋也成了贬义词?

文章图片


内卷|考研男夜蹲水沟里背书,被嘲讽为内卷,何时勤奋也成了贬义词?

文章图片


【内卷|考研男夜蹲水沟里背书,被嘲讽为内卷,何时勤奋也成了贬义词?】在微博看到一条新闻:武汉有一位正在备战考研的大学生 , 怕打扰图书馆里看书的同学们 , 晚上跑到室外的路灯下背书 。 武汉虽然算是地理意义上的南方 , 但冬天、晚上、室外这3个条件叠加起来 , 那种冷到骨头的感觉不要太酸爽 。 为了避风 , 这位同学就蹲在了一个干燥的水沟里背书 。

这本来是一件很励志的事 , 只能说明这位学生很勤奋 , 但评论区很多人都在说“太卷了” , 甚至还有人自以为幽默地评论说“卷到沟里去了”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刻苦读书被称为了内卷 。 如果蹲在水沟里就着路灯背书叫内卷 , 那么凿壁偷光、映雪囊萤、头悬梁锥刺股是不是也叫内卷?如果努力学习是内卷 , 那努力工作是不是也属于内卷?哪有什么内卷 , 我只看到了努力 。
关于读书 , 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努力能提高分数 , 一群人努力只能提高分数线 。 从上帝视角来看 , 这句话不无道理 , 因为只要录取人数固定 , 那所有人一起努力和大家都不努力没啥区别 , 反正就那么多人被录取 。 但从个体来看 , 这句话完全不对 。 个人的努力与否 , 对群体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 对自身来说真的很关键 。

学习这件事 , 主要拼的就是勤奋 ,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大家天赋都差不多的情况下 , 要想成绩比别人好 , 只有比别人多花点时间 。 如果把成绩记作s天赋量化为n学习效率量化为e , 学习时间记作t , 那么成绩与天赋、学习效率和时间都成正比 , 写成公式大概是s=k*n*e*t , 其中k是一个常数 。

即便在以快乐教育而著称的美国 , 优质私立中学的学生们每天也得为学业而投入大量时间 。 加州著名的惠特尼中学 , 最流行的数字是4:每天4小时睡眠 , 4杯咖啡 , 才能得到满分4.0的平均学分绩点 。 下午放学后完全没有作业的轻松 , 主要属于穷人才会去的公立学校 。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是:在美国 , 穷人的孩子在减负 , 富人的孩子在苦读 。 你说美国那些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在内卷?

在中考、高考、考研这样的选拔性考试里 , 大多数人的天资都差不多 , 只有那些勤奋的人才更可能胜出 。 这么简单的道理 , 很少有人不懂 , 但为什么有人会把勤奋称为内卷?因为有一部分人一边想偷懒 , 一边还想着能在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 。 为了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 , 他们就想让所有人都少努力一点 。 于是他们把勤奋污名化为内卷 , 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鄙视勤奋的氛围 , 让所有人一起偷懒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把勤奋称为内卷是一种学业上的PUA , 这么做的人都属于传说中的学婊——自己不想学 , 就想拉着大家都不学的学婊 。 世道变坏 , 是从勤奋被称为内卷开始的 , 因为人心坏了 。 但聪明的学生 , 不会在意纷杂的舆论 , 只会一心专注自己的学业 , 管它内卷不内卷 , 只要成绩提高就是好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