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落实推进情况

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落实推进情况
教育部教材局
课外读物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 , 事关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 目前 , 市场上的各种课外读物良莠不齐 , 甚至有个别问题读物流入校园 , 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 , 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 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 , 2021年3月 ,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指导督促各地各校按照《管理办法》要求 , 全力把好校园读物入口关 , 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
一、加强政策解读 , 注重“指导做”
《管理办法》印发后 , 教育部及时组织开展文件宣传和解读 , 指导各地各校准确把握课外读物管理的政策要求 。 一是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和落实推进会 , 邀请专家撰写解读文章 , 对管理办法进行系统宣传 , 指导各地各校积极探索管理办法落实的长效机制 , 建好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防火墙” 。 二是充分挖掘各地各校落实管理办法的典型案例 , 在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督导公众号等 , 推介各地各校规范课外读物推荐使用、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 三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 邀请阅读专家、中小学名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 在《中国教育报》开设专栏 , 组织专家对《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的300种推荐图书进行导读 , 着力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二、强化实地督查 , 推动“规范做”
教育部将《管理办法》落实纳入“五项管理”督导范围 , 推动各地各校落实《管理办法》要求 , 规范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 。 一是及时传达部署 。 《管理办法》印发后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传达学习文件 , 传达部署率达到100% 。 其中 , 北京、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广西、青海等10余个省份专门印发《管理办法》落实通知 , 其他省份也结合“五项管理”提出了加强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 , 进一步织密了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制度网格 。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 。 各中小学校根据《管理办法》要求 , 进一步完善课外读物管理的工作机构、推荐程序和审核要求 。 据统计 , 全国88.41%的中小学校已明确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 , 77.83%的学校建立了校本化的推荐审核制度 , 全国32个省级地区、365个地市、3101个区县已设置社会和群众监督举报渠道 。 三是依规开展工作 。 截至2021年12月20日 , 全国99.9%的中小学校已按照《管理办法》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 99.63%的学校已按照《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图书进行清理 , 清理问题图书5000余种 。
三、突出工作成效 , 实现“有效做”
教育部党组将《管理办法》落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事项 , 着力推动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 一是委托专业机构开发了覆盖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的课外读物管理信息平台 , 方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平台 , 及时了解辖区内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和推荐使用情况 , 解决了分步建设、重复建设和数据不同步的难题 , 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 截至2021年12月20日 , 全国32个省级地区、368个地市、3116个区县、20多万所学校已完成平台信息填报 。 其中 , 3085个区县已通过平台完成了学校推荐读物的备案工作 , 极大地简化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备案程序 。 二是组织专家对各学校填报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进行研判 , 重点对课外读物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进行把关 , 通过课外读物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向涉事学校进行一对一反馈 , 指导学校剔除问题图书 , 使中小学校推荐读物得到一次全面体检和净化 。 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出版单位为农村学校捐赠优秀图书 , 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 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小规模学校捐赠优秀图书5000余册 , 助力后脱贫时代乡村学校图书馆(室)建设 , 满足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