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我人生的关键一步

江理
第920期
1977年 , 是十年文革结束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 。 据报道 , 当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570万 , 录取人数27.3万 , 录取率不到5% 。 作为时代的幸运儿 ,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高考并被高校录取 。 四十多年过去了 ,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 真是思绪万千 。
报名
我是1973届高中毕业生 , 1974年初回到家乡白地公社江村大队悦心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 。 1976年初 , 因村里的小学附设初中班缺英语教师 , 我有幸成为一名民办教师 。 讲起我任英语教师的事 , 还有一段趣闻 。
我读高中时 , 所在班级的学生除来自本校白地中学 , 还有来自庙首、孙村两个中学的学生 。 我读初中时的白地中学师资力量比较强 , 初中政治、语文、数理化和英语课程均能开设 。 而庙首、孙村两所初中仅开设了政治、语文、数学课程 。

高中|高考,我人生的关键一步
文章图片

为了照顾来自庙首、孙村学生的高中阶段学习 , 我们的高中阶段学习就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 , 政治、语文、数学是高中课本 , 物理、化学、英语三门课程又从初中开始再来一次 。 不过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 就是初中的两本英语课本 , 我算是滚瓜烂熟了 。 我能当英语教师 , 现在说起来是天大的笑话 ,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 , 也就顺理成章了 。 隔壁公社的一名下放知青仅认识26个英文字母 , 也在他所在的公社初中当英语教师 , 每到星期天 , 他都到我家里来把下个星期要教学的英语单词先学一遍 , 有些单词甚至要我用汉字注音 , 然后再去教学生 。 现在回想起来 , 那个年代里很多事情真是荒诞不经 。
秋季开学前 , 全公社的教师都要集中在公社中心小学开会 , 中心小学校长在会议上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 , 大体上说的是 , 今年的高校招生要改变原来的由贫下中农推荐的方法 , 实行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录取方式 , 鼓励我们年轻教师要提前准备 , 看书学习 , 参加考试 。
一天早晨 , 有线广播传来了我期盼多时的好消息 , 就是1977年高校招生工作方案正式公布 , 要求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到公社报名参加高考 。 当天上午 , 我和几个同学相邀去公社 , 交了0.5元报名费 , 填写了高考志愿表 。 因我的一个亲戚是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 , 所以我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大学数学系 , 那时的我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
考试
报名以后 ,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复习功课准备考试 。 我大概地分析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力 , 高中知识政治、语文、数学还讲得过去 , 物理、化学没学过 , 只有初中水平 , 要在考试前这么短的时间里 , 攻克高中理化 , 肯定是不可能的 。 再加上我当时是一个人生活 , 除正常的教学工作不能中断外 , 还要种地种菜 , 喂猪喂鸡 , 烧饭洗衣 。 当时自己也很年轻 , 想法比较简单 , 认为政治、语文靠基本功 , 物理、化学反正是黑门 , 需要强化复习的还是数学 。 我在家里找了一本中学数学公式的书籍 , 每晚睡觉前都要翻阅一次 , 强化数学公式的记忆 , 自己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
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终于来临 , 我和我的同学们一道奔赴县城 , 参加考试 。 我的姨妈在县城一所小学当教师 , 看到我来参加考试 , 非常高兴 , 在家里安排我和我带来的一名同学吃住 , 那时的条件都很困难 , 姨妈家的住房只是一个小套间 , 外间白天放一小方桌吃饭 , 晚上移去饭桌 , 搭建临时床铺给我们睡觉 。 那时的物质供应十分短缺 , 副食品凭票供应 , 可两天考试期间 , 姨妈总是想方设法 , 给我们做点好吃的 。 这份亲情现在回想起来 , 总是感到分外温馨亲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