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了,满语也消亡了,汉语中保存的满语词汇,还有哪些? ...


大清亡了,满语也消亡了,汉语中保存的满语词汇,还有哪些? ...

文章插图
在中国多民族语言中 , 满语是一种不完善的少数民族语言 。满语是满族人使用的语言 , 属于阿尔泰语系和满-通古斯语族 。
汉语对满语的影响
满语中有大量来自汉语、蒙古语、藏语、梵语等语言的借词 , 尤其是汉语借词 。有一种观点认为满语中的汉语借词约占满语词汇的三分之一 。
说到满语中的汉语借词 , 可以追溯到满语的前身女真 。明代华夷译本中有800多个女真词 , 都是用汉语标注的 , 其中汉语借词约占10% 。
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 , 努尔哈赤开始以十三副甲胄统一女真诸部 。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 女真各部统一 , 建立后金政权 , 自称满洲 。1625年 , 都城沈阳从辽阳迁都 , 整个辽东被纳入后金版图 。唐太宗天聪十年(1636年) , 建立大清国 , 改崇德 。甲子在1644年入关前的这段时间是满族形成的时期 , 其活动日益扩大 , 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
在这一历史时期 , 满族作为一个新兴的民族 ,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 , 接受新的事务 , 学习了许多新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我们自身的发展 , 有必要向其他先进国家学习 。满语中大量汉语借词的出现是这种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
清朝入主中原后 , 曾试图在全国推广满语 , 但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 。因为满语的词汇量不够 , 满清皇帝统治国家的时候 , 很多命令都不能用满语表达 , 让朝廷很尴尬 。为了方便处理国家事务 , 满清皇室不得不向汉人学习汉语 。
民族融合逐渐改变了满语的地位 , 汉语在汉满语言接触中越来越处于强势地位 。清军入关后 , 虽然朝廷力劝满族人说满语 , 但是北京话的影响太大了 。几年之内 , 许多在北京生活的满族人认为说北京话是体面的 。到了康熙朝 , 满族人对北京电影已经很流利了 。
康熙帝看到了汉语的流行 , 意识到会导致满语的流失 。为此 , 他专门请满族官员学习满语 , 但似乎没有太大的效果 , 因为皇帝本人也喜欢汉语 , 他写诗写文也写得不错 。他的父亲 , 顺治皇帝的生母 , 孝庄皇太后 , 是蒙古族 , 博尔济吉特人 。康熙的母亲慈和汉臣佟图来的女儿佟佳氏皇太后 , 都是汉军八旗 。所以康熙有满蒙汉三大血统 , 汉族占一半 。所以 , 他喜欢语文是有原因的 。康熙的儿子雍正帝·胤禛非常喜欢中国文化 。他从小就学习并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雍正之子乾隆皇帝更是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 , 他的中国文化修养甚至远超一般汉族官员 。
到清朝末年 , 还能说满语的人 , 但懂满语的人已经很少了 。上世纪80年代 , 为了在北京成立满语书院 , 有关人士统计了全国能学满语的人 。全国不到100人 , 北京只有30多人 , 年龄都在50岁以上 。
满语对汉语的影响
两种语言接触后 , 影响是相互的 , 但在满汉接触中 , 汉语处于强势地位 , 满语处于弱势地位 , 并不意味着说满语对汉语完全没有影响 。
满语对汉语的影响是地域化的 。女真族乃至后来的满族在入关前一直生活在东北 , 后来清军入关 , 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 。所以满语对汉语的影响主要在这两个方面 。随着民族的融合 , 满语和汉语不可避免地相互碰撞 , 在碰撞的过程中相互渗透 , 最终实现融合 。
我们常见的普通话 , 根据百科 , 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 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 , 现代白话文为标准通用语 。满语作为底层语言保留在东北方言和北方方言中 , 丰富和发展了东北方言和北方方言 , 也是满语对普通话乃至世界语言宝库的一大贡献 。
在今天的东北话和北京话中 , 仍然有满语的痕迹 。
北京语音最明显的特点是轻声和“儿”韵 。其实这是受满族发音习惯和音位的影响 。是因为满语没有声调语言 , 但是有轻重音的变异 , 而这种轻重音的变异规律就是“强调轻”或者“强调轻” 。“呃”韵?这是因为满语的音位落后于汉语 , 有一个小舌颤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