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之王是唢呐还是钢琴呢?远比我们认识到的更富情感( 二 )


唢呐先吹一小会 , 其他的乐队就开始加入了 , 一阵子热闹 , 然后洗碗的赶紧洗完 , 赶来看热闹的人都抓紧坐下来 , 或是拿出烟袋抽旱烟 , 或是拿壶凉白开放身下 , 反正开始“欣赏”表演了 。唢呐的声音很亮 , 死人的时候 , 唢呐的声音真的是把人死后家人的伤心欲绝和各种悲伤都演奏出来了 , 但凡是走心的“听众” , 也都会忍不住落泪 , 演奏唢呐的人在转换不同的唢呐之间 , 的的确确把现场气氛烘托到位了 。
一顿折腾 , 吹唢呐的人发汗了 , 把上衣脱掉 , 开始越吹越有劲 , 站起来 , 摇晃着身体 , 随着音乐摆动 , 周围的人都完全被吸引了 。唢呐一会对着天 , 一会对着地 , 一会声嘶力竭 , 一会低声抽泣 , 一会嚎啕大哭 , 当然 , 这就是唢呐厉害的地方 , 靠着吹奏唢呐的演奏者的强大肺活量和演奏技巧 , 一切就都有了 。人们也都很有感触 , 说得过分点 , 真的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换句话就是感觉自己是“当事人” 。散场后 , 人们陆续散去 , 一路上也是各种点评——这班人吹得真好 , 真卖力啊等等 。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安排以后自己有啥需要也要找这个班子——乐队 。
不得不说 , 声音很大很尖的唢呐的确在表达多元化情感方面很有优势 , 毕竟它真的可以模仿一切的情绪和声音 , 也就是一切的情感——从生到死 。我也很同意唢呐这种乐器只是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 不存在什么“乐器之王”的说法 , 我们的每个民族乐器都有自己的特色 , 只是唢呐的代表性确实太大 , 应用范围很广 , 也很受欢迎 , 毕竟红白事都可以用 。
关于网上说的那些什么“唢呐一响” , 自己就想躺下 , 我更倾向于把它理解为一种极度崇拜的外显 , 但是那绝对代表不了唢呐的全部 。不过这也怪网上的传播把这种乐器的特点只局限在了“红白事” , 这是很大的局限 。如果可以扩大传播的种类和内容 , 那么唢呐的受众会更多 , 而且这才能体现对坚持民族乐器的人群的尊重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