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案人教版( 四 )


但是,他要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当时只有一个渠道──把自己推荐给一个能够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国君 。于是他跑到现在的陕西,投奔决心发愤图强的秦孝公 。
故事2:一个河南人跑到陕西来想当官,成就一番事业,难度不小啊 。商鞅也得走门路,怎样打通的关系?史书没有记载,这已不重要了 。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求见 。第一次见孝公,他大讲“帝道”,即:黄帝、尧、舜等统治经验 。孝公听了昏昏欲睡,事后很生气地斥责景监:你怎么介绍这样的混入?我怎么可能用这样的人呢!景监挨了训,责备商鞅 。商鞅却说,我在试探他的想法呢,要求再次接见 。5天后,第二次见孝公,商鞅大谈“王道”,就是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治国方略,秦孝公耐心听下来,但不以为然 。事后又责备景监,景监又责备商鞅,商鞅说,我还没说到正题呢,请再安排接见 。第三次商鞅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到战胜各国、富国强兵的话题 。秦孝公对景监说,这个人行 。我还要和他谈谈 。商鞅就争霸之道、强国之路,再次与孝公交谈时,孝公越听越入迷,不知不觉地挪动双膝,凑近商鞅(那时还没有椅子 。席地而跪坐) 。两人一连谈了几天,孝公还不满足 。
问题3:司马迁就这件事评论说,谈帝王之道本来就不是商鞅的本意 。是不是很有道理啊?可是商鞅为什么不直接切入正题呢?
这是一个引导想象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猜测,比较合理的解释包括,试探孝公的诚意、志向、价值观念;商鞅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啊,夏禹、商汤、周文王如果按照帝道行事,就不会出现夏商周三代了 。落点应强调:时代不一样,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应该选择新的政策 。
问题4:为什么秦孝公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但他还屡次接见商鞅?
这是教科书提出的问题 。教科书上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学生可以想到 。为什么不感兴趣?就是时代变了,按照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
这个故事有情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问题设计成两个,意在说明两个人的思想一致,这才能够结合 。用足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思考问题,改革都是要改变传统中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改革关键在于主政者,他们的思想决定改革的力度 。
故事3: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但又怕舆论非议,于是让商鞅与守旧大臣们对话 。大臣甘龙认为:“依照民俗而施政,不费力就会成功;沿袭成法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平安 。”商鞅说:“你这是凡夫俗子的言论 。你这类官员可以当官守法,但是不能与你讨论变法问题 。”大臣杜挚又提出:“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换旧器;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制不会出偏差 。”商鞅回答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汤和周武王因为不遵循旧制才成就大业,夏桀、商纣因为不改旧制而亡国 。违反旧制不能否定,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 。”辩论的结果更加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
问题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商鞅留传后世的名言,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能拘泥于旧制度 。孝公安排商鞅与大臣们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辩论和推进改革有什么关系?
设计这一问题,是让学生认识改革需要作充分的舆论准备,估计学生可以想到 。可能想不到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首先来自上层,教师应强调这一点,以便认识其他改革 。改革者意志坚定也是不可或缺的,改革的征途不会因为一次辩论而一帆风顺 。最后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后世改革的依据 。
故事4:变法的法令拟好了,但没有公布 。商鞅派人在城中人流较多的市场南门,立起一根大约6米多长的圆木,布告:“谁能将此木搬到市场北门,赏十镒黄金 。”一镒按照20两计算,就是200两黄金,一两约折合今天20克多一点,(也有说合31.25克),至少4公斤的黄金!太多了,没人相信,也就没人去试 。“谁能搬,赏五十金!”有个楞小伙儿扛起木头搬到北门,没想到,立马就得到五十镒黄金(20多公斤啊) 。这事能不传开吗?
问题6:《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这件事 。可是,这么多黄金的赏赐,秦孝公多心痛啊 。司马迁说的是赏“十金”“五十金”,春秋战国时,黄金的单位有时论“镒”,有时论斤 。一镒20两、一斤十六两,怎么算也不少啊,《史记》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
这样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兴趣 。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135—前93年,这个故事应该发生于商鞅变法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356年 。变法的起始时间写在板书上 。司马迁追记200多年前的事,从时间上说,《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已不是原始材料 。司马迁是严肃的史学家,他写这个故事肯定有依据,至于细节是否完全准确,可以存疑 。在学生发言后,这样解释,目的有二:一、变法开始的时间容易让学生记住;二、对史料要看是否是当时人的记载,这是渗透历史重证据的意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