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 儒家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二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譬喻,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把风、雅、颂与;赋、比、兴合到一起,称《诗经》“六义” 。
《诗经》中的诗歌,本来就是执政者出于政治目的来采集的 。《诗经》在春秋时期的政治生活中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诗经》广泛地应用于政治与外交之中 。而后来,《诗经》也被士大夫用来作为约束君王,批评君王不当行为的精神武器 。直到唐代白居易作《新乐府》组诗,还模仿汉代《诗经》编排方式,为自己的组诗写有“大序”,每一篇诗歌又有一两句话的“小序” 。由此可见白居易约束君王的苦心 。诗经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之语 。这也对君王构成一种心理上的约束,并给意见的诗人以勇气 。
《诗经》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孔子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又讲,人格的形成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由此中国教育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 。
《周礼》、《仪礼》和《礼记》统称“三礼”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主要是讲周代的官制 。《周官》根据人法天的原则按天地春夏秋冬设置了六大官属,每个官属下辖六十官职,共计三百六十官,符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大数 。《周礼》描绘的,是理想化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蓝图,涉及到了从国家大政到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大到建国定都,小到餐饮器具,无所不包 。《周礼》的核心思想是注重制度建设,注重礼法,记载了古代历史上存在过的制度,也提出了理想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和变法革新起过借鉴作用 。北朝西魏宇文泰执政,即以《周礼》为蓝图组织政府机构,并实现授田制 。唐玄宗也仿《周礼》制《开元六典》 。北宋王安石变法也取法《周礼》,并作《周官新义》 。他们都把《周礼》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依据 。《周官》设置了六大官属,这种做法一直被沿用下来,直到明清两代,中枢机构的设置还基本承袭《周礼》的六官设立六部 。
《仪礼》本名《礼》,是“礼”的本经,成书最早 。《仪礼》总共十七篇,是为贵族制定的行为规范,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在春秋时期的贵族社会中具有现实意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贵族社会解体了,这些具体的礼节,有许多已经失去了意义 。到唐代,士人对这些礼节已不很熟悉 。韩愈《读仪礼》:“余尝苦《仪礼》难读,又其行于今者盖寡,沿袭不同,复之无由,考于今,诚无所用之 。”即是说,到唐代《仪礼》没有现实意义,只有史料的价值 。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 。时的心得,有对经文的解释,还有一些礼规上的补充 。所有这些加起来便成为《礼记》 。《礼记》内容广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如下一些部分:《礼运》篇,描绘了大同社会理想 。《学记》,这是一篇教育学的专论 。《乐记》,是系统、成熟的文艺理论著述 。《乐记》深入探讨了艺术的起源问题,提出了“情本说”和“物感论”两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为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学》与《中庸》两篇,朱熹选取出来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成为《四书》 。《四书》对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文化有重大的影响 。
《春秋》中国是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周代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二百四十余年间的历史大事 。《春秋》文字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每条不过四十余字 。春秋叙事有一个特点:似乎没有任何主观表示,但辞章中暗藏着作者对历史事件或褒或贬的主观态度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
《春秋》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需要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 。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榖梁赤《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