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新冠疫苗专利获批,疫苗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二 )


4.基因重组疫苗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如把编码HBSAg基因插入酵母菌基因组,制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基因重组方法还可制成更多种类、更价廉、更安全有效的疫苗或多价疫苗 。比如:现在常用的乙肝重组疫苗 。
5.DNA疫苗
DNA疫苗是将病原或肿瘤整个或部分蛋白抗原的基因克隆在真核表达载体上,直接注入体内,使其抗原在体内表达后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其制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从1992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两种DNA疫苗上市 。
6.类毒素
细胞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为类毒素 。其中加适量磷酸铝和氢氧化铝即成吸附精制类毒素 。体内吸收慢,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滴度抗体,增强免疫效果 。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
二 被动免疫制剂
1.抗毒素
2.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
3.丙种球蛋白
4.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免疫核糖核酸
6.转移因子
7.胸腺素
8.干扰素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均能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但后者的持续时间短,主要用治疗和紧急预防 。[编辑本段]儿童注射疫苗按照我国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宝宝必须在1岁内完成5种疫苗的接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乙肝疫苗 。一般在出生两天内、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强注射1次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 。
(2) 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 。卡介苗在一般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 。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 。
(3)小儿麻痹糖丸 。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婴儿瘫,即医学上的“脊髓灰质炎” 。现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价混和疫苗,出生后满2月,初服,以后每隔1月服两次,连服两次,4岁加强1次 。
(4) 百白破混合制剂 。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 。接种一般是在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进行,初种必须注射3针,每次间隔4~6周,孩子1岁到2岁时再复种1次 。
(5) 麻疹疫苗 。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 。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进行复种 。
小提示:宝宝发热,有急性传染病时接种疫苗,可能诱发、加重原有病情,不能接种 。家长带孩子去打预防针时,应主动说清孩子的身体情况,以便医生正确掌握禁忌症,这样既可减少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又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尤其是卡介苗属于活菌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对于那些体质特别虚弱的孩子在注射后,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将孩子出现的不良反应同其他的病症加以区别 。
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
国家规定强免(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即强制免疫的,也是免费的(至少上海是一分钱不收的,外地怎么样就不清楚了),小孩日后入托、入学甚至出国都要凭打过的接种证办理的 。
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还有一些疫苗不属于强免范围,如麻腮风、风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费的,可自愿选择打或不打 。记住一点,凡是收费的疫苗都需要家长签名认可,方可接种 。[编辑本段]成人可注射的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支气管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伤寒疫苗、痢疾疫苗、宫颈癌疫苗、霍乱疫苗等很多
【国内首个新冠疫苗专利获批,疫苗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