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晚在东汉后期,人们过端午“亦因屈原”而致端午节俗与纪念屈原相联系 。历经汉魏至唐代的节俗演变,屈原成为端午节俗祭祀的主角,纪念屈原成为端午节俗活动的主题,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成为端午节俗的主要内容,同时端午节俗又因承了古老夏至节的祈禳传统,由此构成的端午节俗大概在唐代就大体定型 。
在传统节日当中,论民俗之繁多复杂,或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可比拟,两节都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
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
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1、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 。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 。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
2、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 。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 。也会挂在门楣,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 。
3、赛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 。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
4、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 。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
5、斗百草
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 。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 。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
6、收五毒
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 。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
7、贴葫芦花
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 。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
8、点雄黄酒
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解决,驱邪避害 。
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
【端午节的寓意是什么(成语概括 端午节的寓意是什么)】
推荐阅读
- tiktok抖音哪国的
- 新鲜花生是什么季节的
- 2024年犯太岁的生肖
- 日双鱼,月双子的人性格是怎么样的?
- 工作能力强,为人热情,可是经常说错话,看不懂对方脸色的星座,你知道吗?
- 最喜欢拍马屁的三大星座是谁?
- 属相火兔女不能和木牛人合婚吗,属牛木和属兔火的婚姻如何?
- 关于农村风光的名人名言
- 耳机为什么有两个蓝牙 为什么耳机有两个插头
- 海参小米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