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 高二必修2化学教案范文( 六 )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 。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_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_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 。[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值 。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 高二必修2化学教案范文】[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_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_钾溶液中加入少量_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_钾 。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
高二必修2化学教案最新范文5
【知识归纳】1、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比较(装置从下图选)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药品(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高锰酸钾(加棉花)(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1)稀盐酸和大理石
(2)稀盐酸和石灰石锌与稀硫酸
锌与稀盐酸
化学方程式
(1)
(2)
发生
装置
选择
依据固体+固体反应
需要加热固体+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收集
装置
选择
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氢气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检验
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则该气体为氧气 。把气体通入中,若,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验满
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集气瓶,若,则氧气已经集满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若木条,则二氧化碳已经集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