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战钢锯岭》中美军在近距离作战会打不过日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单兵全自动武器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并一度以其强大的火力优势压制了曾经主流的半自动、栓动武器和冷兵器 。然而,在太平洋战场上,装备了大量自动武器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美军却曾被日军疯狂的近距离冲锋所压制甚至伤亡惨重 。那么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美军无法发挥其火力优势呢?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的美国拥有各国都羡慕不已的火力优势,其无论是远程重炮火力打击还是中近距离陆军部队火力甚至单兵火力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太平洋战场上大面积装备自动武器的美军士兵能轻易的以其强大的火力优势压制并消灭与其对抗的日军部队 。不得不承认,在火力压制这一领域,美军一向是专家级的 。但是,也正是由于其拥有相当强悍的火力优势,因此事实上二战时期的美军是极其依赖其强悍火力的 。然而,为了尽量削弱美军的火力优势,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发挥了其一贯出色的工程能力当起了“老鼠” 。在当时日军所占领的太平洋岛屿上,日军修筑了美军前所未见的防御工事,其防御能力可抵挡美军重炮轰炸,这使得一贯重火力先行的美军只能将重炮作为支援火力并以步兵对抗日军 。但是,日军修筑的工事狭窄多弯且四通八达,其中暗藏众多孔洞,缺乏自动武器的日军完全可以化整为零藏身于孔洞中与美军进行近距离搏杀,而在这种贴身战中即使美军拥有强悍的自动武器,但由于其对手是精于拼刺的日军,美军的火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只能任凭日军对其进行消耗 。
除了防御工事外,日军还精于伪装 。与我国众多影视作品所描绘的日军形象不同,真实的二战日军单兵素质在当时虽不算全球首位但也绝不算弱,日军士兵大部分均受到过完善而严格的训练,甚至其普通士兵也可依靠其精湛的枪法和强悍的生存能力称为活跃在丛林中的狙击手并给予美军相当恐怖的袭击 。众所周知,太平洋岛屿丛林众多,这样的环境成为了日军固守的天堂,在丛林中打冷枪的日军已经使美军疲于应对,茂密的丛林更是为日军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场所,凭借丛林环境日军士兵甚至可以一直潜伏直到美军进入其拼刺距离再猛然发起攻势,在这种距离上美军士兵很容易被如虎狼般扑来的日军吓乱阵脚,其火力优势自然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
【为什么《血战钢锯岭》中美军在近距离作战会打不过日军?】除了战术外,实际上美军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导致其士兵并不能有效面对日军的近距离突击 。要知道日军大量装备的38式步枪和99式步枪其长度均超过了1200mm,其在加装刺刀后更是可达1700mm,而美军大量装备的M1加兰德步枪只有1100mm,M1卡宾枪更是只有904mm,至于汤姆森冲锋枪、M3冲锋枪等全自动武器更是直接无法安装刺刀进行近距离拼刺,在一寸长一寸强的近距离拼刺战中,拥有更长武器的日军明显占据有利条件 。
当然,为了应对日军疯狂的“万岁冲锋”(天闹黑卡,板载【手动滑稽】),美军也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如列装喷火器、大量装备冲锋枪等,依靠火力在一定距离上对日军进行打击 。而且,实际上美军对于近距离搏斗并非不重视,其士兵拼刺和徒手搏斗能力并不弱,再加上白种人具备的天生体能优势,实际上在真正的正面拼刺战中日军并不能占到太多便宜,其也仅能凭借不怕死的疯狂冲锋和突然发起的突袭暂时压制美军片刻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