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高中语文积累 文化常识积累100字( 三 )


这种说法与传统的认知差异很大,在历史上人们的认知中「巫」是迷信的,「巫」是装神弄鬼没有知识的 。实际上在先民的原始时代「巫」是科学家,「巫」代表知识的权威 。
原荒时代,先民知识未开,见大自然各种现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气候变化的风雨雷电等等 。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恐怖 。
对于这些疑惑要想获得答案,只有去向「巫」就教 。巫对于这种现象,经过观察,思考,分析等过程后做出的结论是风有风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电有电神,其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无不是各有一位神在主宰 。
神主宰论,现代人看来太不科学,太迷信了 。但谁敢保证当代科学家对宇宙现象所做的解说,等千年以后,不会被推翻而指为迷信,反科学的呢?另外,人类有两件事情无法自己处理,必须要求助于他人 。
一是生理的,人没有不生病的,人生了病必须要请医生诊治 。二是心理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总是患得患失,东想西想,犹豫不决,这时必须要请教他人提供意见作参考 。
现在的人当然知道,生了病要去医院诊疗 。心中有犹豫不决的事,要请教至亲好友,或者向专家咨询 。
在原始时代,这两件事发生了,求助于同一人,就是「巫」 。由古「医」字写作「医」,及卜筮的「筮」字可做证明 。
(一)先谈一谈巫的治病,原始时代,先民所害的疾病是很简单的 。多数是饮食不适合,所引发的肠胃病「腹泻」之类,和气候不适应所引起的「感冒发烧」等 。
当先民生病去求助巫的时候,巫最初也是用祈祷的方式求助于神 。但是病是现实的,正在腹泻的病人靠祈祷是止不住的 。
聪明的巫便改换用食疗的方法,顺手采一些植物给病人吃 。当然没有经过白老鼠、兔子、猴子做试验,直接做临床,是非常危险的事 。
所以病人吃的结果,有的病好了,有的没有影响,有的更严重了 。巫又把它记录下来,什样的草治什么病,把植物的形状绘出来 。
到神农时候又把它整理归类汇编成「本草纲目」,所以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就是指此事,绝对不会是用自己做试验 。(二)再关于问事:先民所问的事,以气象为主 。
主要是为了打猎 。让我们回想一下,气象台具有最新的科学仪器,尚且无法预测气象的变化,巫又有什么本领可以确实预测呢?然后巫发现对于事情发展的推断,不如用药治病一样那么直接,那么明显,会产生极大的落差 。
对于人民的问题,又不能不回答 。聪明的巫对于人民所提的问题不再予以明确的答案,而改采比喻的方式给对方一个暗示 。
而其比喻多随兴采用民谣歌词 。一直流传到伏羲,把历代的巫回答人民的答案加以整理归纳成六十四个个案,这就是《易经》的由来 。
「医」和「易」是一对双胞胎,是人类文化的两大主轴,有关《易经》的版本流传:在人类没有符号文字之前,是采用结绳记事,《易经》的八卦的「阳爻」,「阴爻」是用一个大结,和二个小结分别做代表 。一串一串绳子结挂在墙壁上就是「卦」的由来 。
而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叠而组合成的,因此每一个六十四卦的卦是由二个三爻卦相联结,所以便称做「连三」 。又因为三爻卦中没「三」这一卦,只有「山」「艮为山」 。
由结绳进步到符号文字以后,把「三」连结起来就像「山」如干卦的排列是「」好像两个山字连结起来的样子,故把「连三」改为(连山)了 。由于文明的进步,人类知识渐开,对周遭事务的认知也有改变,故对(连山)易有所修订整理 。
至黄帝时代,发明了文字,把原先挂在墙壁的(连山)易,修改成平面的符号 。
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 。“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 。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 。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
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 。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 。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
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 。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 。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