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升本文化常识 大学语文学文化常识( 三 )


54.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
55.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56.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
57.《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58.“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59.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 。“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
6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 。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
61.“三宝”,拂教名词,指拂、法、僧 。62.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
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63.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 。
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64.“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
65:古代别称桑梓:家乡 巾帼:妇女 须眉:男子 鸿雁:书信社稷:国家 汗青:史册 祖国 “三尺”:法律 。
《新编大学语文》是针对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执教者的施教能力编写的新型教材 。
本书突破了传统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思路与框架,力求中国古典文类、中国现代文类和外国经典文类并重,选文内容强调现代人文意识,体现出人文性、审美性、趣味性、工具性和新经典相结合的原则:全书11个单元均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彰显现代人文精神;编者不仅从现代审美角度重新遴选了一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而且尝试性地收入了一些非文学文本;本教材既关注文化积淀,又注意人文性内容的时代发展,强调大学语文教学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每篇课文后均设有“评析”和“研习与思考”,把对语言和形式的理解落实到实践运用的层面;教材不仅收入了诸多经典名篇,而且更加注重精选那些曾经被历史遗忘的优秀作品和出类拔萃的时文,使教材编写成为一次再造经典的过程 。
敬辞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
贤弟、贤侄等
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学无一不是为完善道德、人格、社会而提出的理论观点 。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代社会文明呼唤人的素质的提高 。
实践经验表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民族素质的现代化 。一个民族如果缺乏以人的理想、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
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 。而民族素质的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