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二 )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 。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 。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
回答问题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 。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 。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 。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 。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 。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 。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 。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 。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例如我在讲授《丝绸之路》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丝绸之路”,教学难度比较大 。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 。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 。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 。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 。上课内容丰富,现实 。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 。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 。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 。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 。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 。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 。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