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 。在冬至这天 , 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 。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 。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 。所以 , 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 , 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 , 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 , 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 。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 。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 。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 。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
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 。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 。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
吃“冬至汤圆”为何长一岁?
据史料记载,上古的夏殷周时代,对“正月”的具体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 。夏以今农历一月为正月 , 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小寒;周则同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 , 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却是从冬至开始 , 因此冬至这一天,也就是当年的“元旦” 。
【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南方冬至都吃些什么】周以后,计算二十四节气,都从冬至开始,这样冬至便成了“岁首” 。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经是“正月” 。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说的来头 。
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确有一段时间把“冬至”视为“岁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视为“岁除” 。当冬至节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式微之态时,原来那些习俗 , 便渐渐融入了后来盛行的“春节”之中了 。
冬至具备“阳气始至”的特殊特点,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开始萌动 。因此,在冬至日吃汤圆 , 又何尝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呢.因此长了一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性微温,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的作用 。核桃性温、味甘,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 。《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 。
南方冬至都吃些什么1、汤圆
大约从宋朝开始,中国人在元宵节吃汤圆 。明清以后 , 江南人也有在冬至以汤圆祭祖、祭灶的 。顾禄在《清嘉录》(1830)卷十一里记载:“比户磨粉为团 , 以糖肉豇豆沙,芦菔丝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贻,名曰‘冬至团’” 。
其中汤圆还分大?。?有馅而大的称为粉团,是晚上祭祖的供品,无馅较小的食粉圆 , 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
九层糕
2、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 。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
腊味已经再也不仅仅只有腊肠 , 腊鱼、腊肉、腊鸭、腊鸡等也被搬上了餐桌,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喷喷的腊味煲仔饭更是轻易地俘虏人们那颗不断追求美味食物的心 。
3、甜丸
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 , 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 。宋、元以来 , 潮俗盛行吃甜丸 。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 。冬至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 。
冬至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 , 叫“冬至丸” 。“冬至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 。有的“冬至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 , “冬至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丸”好兆头 。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 , 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
4、九层糕
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
冬节“补冬”在台湾也成俗 。冬节前日,晚饭过后,各家在厅堂搓圆 。古例搓圆时禁忌口出不祥语 。搓圆仔后要补冬,米糕是补品之一 , 甜米糕要加龙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红米糕 。补品还有雄番鸭、公鸡、猪肚鳖炖八珍或十全大补 。
5、糍粑
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 。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 。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 , 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小糍” 。
制作前将糯米洗净,放入饭甑蒸熟后,趁热迅速倒进石臼,两人或三人手握大木锤 , 不断使劲地捶捣 , 另一人配合用手不停翻转,使之捣捶受力均匀 。捶至粘糊、绵韧状,趁热快速用手捏出小块状,放入早已准备好的豆砂糖粉中随心翻弄几下 , 便可食用,其味清香扑鼻,味道极佳 。
6、豆腐
广西地区冬至吃豆腐包,把豆腐炸成一个空心的,把肉放进去,蒸熟 。在常州 , 一直流传着冬至前夜吃胡葱炖豆腐的习俗 。并有“吃了热一冬、不吃冻一冬”的谚语 。
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吃小葱烧豆腐 。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 。与南京类似,泰州、扬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习俗大抵如此 。
姜母鸭
7、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 , 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赤豆和糯米为1:2.5的比例,将赤小豆放入沸水锅内(赤小豆与水的比约为1:5) 。煮至八成熟时捞出 。另将糯米淘净后,用煮过赤小豆的汤浸泡一夜 。次日把糯米和赤小豆搅拌均匀后 , 上笼屉蒸大约40分钟,即可食用 。
8、姜母鸭
最有特色的冬至食品,当属闽台一带的姜母鸭,当地人会在这一天用正番鸭佐以姜汁,炖一锅滋补鸭汤,一来驱寒强身,二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 以讨吉祥 。
厦门人喜欢在冬至吃姜母鸭进补 。姜母鸭是用整块老生姜(不用切),去炖正番鸭,据说姜对身体很好,可以暖胃补肾 。做法还有很多,比如还可以用四物(当归、黄芪、熟地、白芍)去炖,或者枸杞、人参炖,枣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枣、红枣都可以 , 中医认为 , 枣能补气、补肾 。
9、年糕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 。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 。从清末民
推荐阅读
- 行程码为什么不显示去过的城市
-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油条扭到像麻花那样为什么一炸就会分开?是不是缺少什么配料?
- 虫草为什么会发霉,香虫的保存方法?
- 核酸检测为什么查不到结果
- 为什么鹦鹉拉的屎带水
- 爱尔敏为什么怀疑亚妮 进击的巨人亚妮怎么回事
- 为什么已经隔离14天还是红码
- 为什么健康码会无缘无故变黄
- 为什么健康码会无缘无故变成黄码
- 飘逸杯 飘逸杯为什么现在不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