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母亲 嘉庆的母亲( 三 )


【乾隆的母亲 嘉庆的母亲】第二,乾隆晚年,八旗兵过惯了唱歌斗蟋蟀的太平日子,没有了以前的艰苦日子 。所以嘉庆不仅没有镇压成功,反而激起了饥民的反抗,白莲教愈演愈烈 。
后来,嘉庆帝分析了安百里起义的根本原因,认为大多数信徒是被贪官逼得走投无路 。所以嘉庆提出:
“害民之官必去,爱民之官必用 。”
他开始惩治贪官,安抚民心,提拔清官 。由于嘉庆的努力,清朝动员全国的力量,终于在九年内平定了安百里叛乱 。但嘉庆朝国力一蹶不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
笔者认为,安百里起义虽然发生在嘉庆年间,但归根结底还是乾隆留下的后遗症 。嘉庆平定白莲教起义,也发生在乾隆皇帝死后 。因此,有历史学家认为,嘉庆早期武力镇压暴民的命令可能来自乾隆皇帝 。但没有史料的支撑,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
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18世纪最后一年,在位四年的黄去世,享年89岁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没能见到19世纪的太阳 。他的去世意味着名义上的“健康盛世”结束,清朝进入了“良德衰亡” 。
当然,所谓的“盛世”其实包含了很多水分 。
乾隆死后,压抑已久的嘉庆皇帝在10天内用霹雳宣布了小沈阳的20条罪状,然后下令对小沈阳处以财产刑 。看在小沈阳是甘龙公婆的面子上,而不是给自己,这对皇室来说有点体面 。
有句话叫“小沈阳落,嘉庆满” 。嘉庆想要的不是小沈阳的巨额财产,而是皇权的独立 。
虽然小沈阳被推翻了,但嘉庆一生都是一个孝子,再加上他随和的性格,四年的“子帝”已经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直接导致了他的执政风格 。嘉庆执政25年,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是“圣人心法”和“祖宗旧制” 。
嘉庆年间,有24项减免税 。除了他去世的那一年,几乎每年都有减税的法令 。他惩治贪官污吏,给百姓分发种子和牛,都是他的“圣人心态” 。
同时,嘉庆把《圣祖实录》和《皇帝实录》背了下来 。每次颁布法令,他都要查自己的祖上有没有这样的先例,这完全禁锢了他的思想 。
一个朝代的制度往往从始皇帝时期就定下了基调,然后由接下来的几个皇帝来装饰 。到了中后期,这些条条框框就固定下来了,完全禁锢了接班人的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汉、唐、宋、明、清都是如此 。嘉庆皇帝的“墨守成规”,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封建王朝的局限 。
第四,最后的“仁宗”嘉庆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仁宗” 。他慷慨善良 。无论是对待自己的兄弟、子侄还是大臣皇后,他都很少生气 。然而,嘉庆虽然善良,却遭遇了两次历史罕见的暗杀 。
嘉庆八年二月,嘉庆遭遇离奇暗杀 。《清史稿·仁宗本纪》记载:
乙酉,回宫,入顺贞门,与奸贼陈德突出车夫 。
当时嘉庆刚刚参加礼部的农事活动,也就是亲自下田,和各路诸侯一起干农活,体会民生不易 。后来嘉庆坐轿子回宫 。入宫后去顺贞门的路上,他旁边的耳室突然出现了两个人 。他们手持短刀,直接冲向帝国战车 。气势凶猛,有“十步杀一人”的气势 。
这件事发生在皇宫里 。顺真的门前有很多警卫和戒备森严的路边 。但面对这一幕,大家都不知所措,一时间没有反抗 。毕竟有些人当了一辈子宫廷卫士,也只是装腔作势而已 。刺杀皇帝几百年才发生一次,他们完全没有准备 。
情急之下,嘉庆的侄子米安恩用身体挡住了刺刀,嘉庆的妹夫拉万多吉将凶手扑倒,两人与凶手扭打了半天,守卫才反应过来 。
审讯后,我得知凶手名叫陈德,是一名厨师 。因为家破人亡,他想带儿子进宫大干一场,他想轰轰烈烈地死去 。
嘉庆看到审判结果冷笑道 。这座宫殿戒备森严 。一个外国厨师是怎么进来的?他藏在哪里?如何才能知道嘉庆回宫的确切时间?关键的是,这对父子技术平平,完全没有战斗经验 。
嘉庆曰:“耻畏者,非德也 。”
他说自己道德修养不够,不能怪别人 。
嘉庆最后决定奖励那些保护他的人,他也不怪那些没有及时营救他的侍卫 。
如上所述,皇帝百年遇刺一次,嘉庆一生却遇到两次 。
嘉庆十八年,一个叫林庆的铁日派头目成功反叛了一个太监 。当年九月,太监夜开城门,林清带着三千多信徒冲进宫中,到处杀人放火 。它是巨大的 。当时宫里的侍卫不知道来了多少人,一片慌乱 。有些皇后甚至打算收拾行李逃出皇宫 。最后,嘉庆二皇子冕宁(后改为永宁,即道光帝)跟上侍卫,用火枪打退了人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