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看懂这12个日常数据理论,你也能一眼看透事物本质( 二 )


收藏!看懂这12个日常数据理论,你也能一眼看透事物本质

文章插图
学术上是这么来定义正态分布的:“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 。 听完这个定义,是不是有点懵,拿个示例来说 。 比如我们知道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大概是 1 米 7,那么实际上我们随机找 100 个人,把每个区间的身高累个计数画出来一个直方图,它就会是一个正态曲线 。
收藏!看懂这12个日常数据理论,你也能一眼看透事物本质

文章插图
9、拉普拉斯分布拉普拉斯分布,是一个“凸”字形的塔尖儿曲线,从左到右,斜率先缓慢增大再快速增大,到达最高点后变为负值继续先快速减小,最后再缓慢地减小,所以有点像“往里边凹陷的金字塔” 。
收藏!看懂这12个日常数据理论,你也能一眼看透事物本质

文章插图
对比正态分布图像,我们可以看到拉普拉斯分布图像是尖峰厚尾的,塔尖上的那些,就是我们看到的稀缺资源 。 比如说房价,理论上房价应该和人的身高一样,在某一个地区有一个均价,并且整体的房价和身高是一样呈正态分布 。 但为什么在某一个区域可能就隔了一条街,房价却翻了好几倍,而且数量也不少? 在信息透明和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房价、工资、股票都会符合一个特点:越塔尖的个体越具有资源吸附能力 。 那么在整体资源恒定的情况下,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合随机分布的市场了,简单来讲,“大势”变了 。 10、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先有弹孔,还是先有靶子 。 当年在美国西部得克萨斯州发现一个神枪手,他经常在各地的民居的墙上练习射击,几乎他所有的弹孔都集中在十环左右这个中心的区域 。 他已经成为了神话,人们一直在寻找他 。 但是当人们真的找到了这个神枪手后,发现他自己打枪其实一点都不准,也不敢跟其他人去决斗 。 那他墙上的这些靶子和枪手点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他是先朝墙上开很多枪,然后在弹孔最密集的地方画上了十环的靶子,再把散布在其它地方的弹孔用原来的泥土补起来 。 这样看上去,他每个地方打的靶子都很准确,因为先有弹孔,再有靶子 。 这就是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当你看到一个数据散点报告的时候,你一定要看清背后所蕴含的实际数据是不是涵盖了所有的数据,还是只给你看了最有这种数据规律的数据 。 前者就像先有靶子来瞄准再去射击,后者就好比先射击完最后再画上靶子,这样结果会完全不同 。 依据数据决策很重要,但是也不要被数据给骗了 。 11、因果倒置典型的因果倒置就是,天亮了鸡就开始打鸣,但是我们不能说是因为鸡打鸣导致了天亮 。 但是实际的应用当中,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个逻辑 。 比如,我们在一些医学统计上会看到说不吃早饭会导致人肥胖,甚至还有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这些肥胖的人都没有吃早饭 。 问题是,数据的确是同步发生的,但是不代表这些数据之间有因果关系 。 而且有可能会出现因果倒置——肥胖的人胖所以早上不饿,所以他不吃早饭 。 而比较瘦的人自身代谢比较快,晚上消耗多,早上就会比较饿,所以他要吃早饭 。 所以如果你没有了解这个原因,然后只是很简单地觉得吃早饭就不会变胖 。 12、柏克松悖论伯克松悖论是指,当不同个体被纳入研究样本的机会不同时,研究样本中的两个变量 X 和 Y 表现出统计相关,而总体中 X 和 Y 却不存在这种相关性 。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拗口?没关系,我们看个例子 。 比如“海军与平民死亡率”的例子 。 在 1898 年“美西战争” 期间,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是 9%,而同期纽约市市民的死亡率为 16% 。 后来海军征兵部门就拿这个数据跟大家讲,待在部队里其实比大家待在家中更加安全 。 这逻辑肯定是错误的,但错误不在具体数据,而是这两组数据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 。 因为海军的主要是年轻人,他们身强体壮、不会出现太多身体疾病;而纽约市民里面包含了新出生的婴儿、老年人、病人等等,这些人无论放在哪里,他的死亡率都会高于普通人 。 所以,参军不能说比大家待在家中更加安全,但反过来你也无法证明待在家中就比参军更安全,因为比对的对象不是在同一个人群里,这就是伯克森悖论 。 这是数据分析中非常常见的几个理论,也能用来解释生活中诸多现象 。 数据,给你一双看透本质的眼睛 。 学完这12个理论,恭喜你,又多了一个看清世界的思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