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的孩子,才能活下去


好好吃饭的孩子,才能活下去

文章插图

导语:如果给你一年的时间,务必教会孩子一项获益终生的技能,你会选择什么?
是过目不忘的阅读能力、会说七国语言、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是钢琴十级、跆拳道黑带、百米赛跑冠军?又或是让孩子拥有灵活柔软的四肢以及宽容豁达的性格……
是不是每一项看起来都好棒,都想要怎么办?
日本有一位叫安武千惠的妈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她教给女儿的那项技能是做饭 。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通过本期的节目,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妈妈对孩子最朴素的期望 。

1、
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无法等女儿长大的时候,千惠选择了教4岁的女儿阿花——做饭 。
千惠认为,“会做饭就意味着能活下去,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 ”
千惠教的做饭,不是煮泡面,叫外卖,而是像一个真正主妇那样的“做饭” 。
包括食材的选择、清洗、腌制、搭配,也包括教会一个4岁的小朋友用刀切、用火煮的整个烹饪过程 。
虽然千惠自己也说,“第一次看阿花用刀的样子,相当吓人 。 ”但她还是忍住没出声,也没伸手 。
阿花4岁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条围裙,开始了她的做饭人生 。
阿花5岁时,妈妈走了,从此后她每天的日常就是——
早上5点起床,做早饭 。
弹钢琴、稍微学习一会儿,然后到学校去 。
回家之后把洗好的衣服收进来,然后开始做作业 。
傍晚跟爸爸一起做晚饭,晚上9点睡觉 。
(阿花的家里没有电视机 。 )

2、
阿花的爸爸将千惠、阿花和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翻译成中文版的名字叫《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
阿花的爸爸安武信吾说:
“这并不是大家眼中谈家庭教育理念的书,而是想告诉女儿,妈妈是如何努力生活,又是怎么死的 。
爸爸和妈妈相遇,阿花出生,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生活,我希望这几年的时光能留在女儿心里 。 ”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久久难以平静 。
4岁的孩子也许还需要你还跟在他后面喂饭,而阿花却已经会给爸爸妈妈做饭了 。
原来我们费尽千辛苦万苦地想要维系一个家庭,想要积极正面地教导我们的孩子,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活下去 。
孩子颜值再高,成绩再好,嘴巴再能说,也得先活下去 。 获得幸福生活的第一步就是活下去,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
因此,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忙着给孩子报班,而是先教他怎样活下去 。
至于活下去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会吃饭,会填饱自己的肚子 。
这里的“吃”不是单纯的字面解释,它包含了吃什么?怎么吃?跟谁吃?等一系列严肃而深刻的问题 。
在我们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根本 。
媲美大片的《舌尖上的中国》一播再播,大家不仅是为了看美食,还有那些记忆深处的味道勾起了我们灵魂深处的情怀 。
对于吃,中国人也许有着许多深厚的感情,但日本人对它,却几乎是以一种敬畏和虔诚的态度 。
任何进入口中的食物都是在折射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日剧《深夜食堂》的流行正是得益于此 。
好好吃饭的孩子,才能活下去

文章插图

3、
除了在食材选择上更趋于健康环保,日本的营养学家们也为“吃”赋予了更科学的解释,他们甚至这样警告日本的国民——不吃早餐等于放弃工作 。
“人即使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也依旧在继续工作,所以,早晨起床后到早餐前的这段时间,是大脑血糖值最低、能源最为不足的时候 。
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出现记忆力低下,工作效率迟缓;而不吃早餐的孩子,不仅影响成长发育,在学习时还很难集中精力,且容易焦躁和发怒 。 ”
除了早饭,他们还建议在午餐和晚餐之间的下午3点左右,为孩子增加一道甜品食物,以保证孩子脑部发育的能源补给 。
为了让孩子吃的更好,日本女子营养大学副校长五明纪春博士,提出了家庭亲子餐桌的“5W1H规则,这5W1H分别是WHO、WHAT、WHEN、WHERE、WHY、HOW” 。
【好好吃饭的孩子,才能活下去】即要想收获一个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的孩子,就要让孩子和家庭成员一起,每天在特定的时吃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