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属于哪个市(十堰属于市还是县)( 三 )


1967年 , 国家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 , 划郧县的十堰、黄龙两个区和土门等人民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 。1969年 , 析郧县十堰、黄龙二区组建县级十堰市 。1973年十堰市改为省辖市 。1984年 , 十堰市设立茅箭区、张湾区 。
1994年 , 郧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 , 撤销郧阳地区 , 将原郧阳地区所属县市交由十堰市管辖 。至2020年末 , 十堰市共辖3区4县 , 代管1县级市 。
郧阳区:原为郧县 , 1949年划属陕西省 , 1950年划归湖北省 。2014年 , 郧县改设十堰市郧阳区 。
张湾区、茅箭区:原为郧县地 , 1984年 , 在十堰市辖区设立十堰市张湾区、、茅箭区 。
郧西县:原为郧县和上津县地 , 1476年分郧县的武阳五里、上津的津阳四里置郧西县 , 以位于郧县以西得名 , 属郧阳府 。清1659年省上津入郧西 , 属郧阳府 。民国初年郧西属襄阳道 。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 。1950年属湖北省郧阳专区 。1952年撤销郧阳专区并入襄阳专区 , 郧西属之 。1965年恢复郧阳专区 , 郧西仍属郧阳专区(地区) , 1994年属十堰市 。
竹山县:夏商时置庸国 。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置上庸县 。南朝梁时为安成县 。北朝西魏552年 , 改新丰为上庸县 , 改安成县为竹山县 , 以县境黄竹山得名 。明1476年 , 析县西尹店置竹溪县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郧西县相同 。
竹溪县:原为竹山县 , 明1476年 , 分竹山县尹店社置竹溪县 , 县以竹溪河命名 , 属郧阳府 , 清沿旧制 。1914年属襄阳道 , 1932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 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郧西县相同 。
房县:春秋为防渚 , 属麇、庸二国地 。战国为房陵 , 属楚 。秦置房陵县 。北周改房陵县为光迁县 。唐636年改光迁县复房陵县 。明1277年降房州为房县 , 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 , 1476年 , 改属郧阳府 , 清因之 。民国初年属湖北省襄阳道 ,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郧西县相同 。
丹江口市: 秦置武当县 , 因境内武当山得名 。梁547年置均阳县 , 后改设均州 。1912年改均州为均县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郧西县相同 。1983年 , 均县改设县级丹江口市 , 由十堰市代管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北周置施州及清江郡 。从元代至清雍正年间 , 鄂西实行土司制度 。1736年实行“改土归流” , 设立施南府 , 辖六县 。民国成立后 , 废除施南府 , 设道管辖各县 。1949年设恩施专区 , 辖8县 。1970年改称恩施地区 。1983年 , 恩施地区改设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1993年 , 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至2020年末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辖2县级市6县 。
恩施市:春秋属巴国 , 战国属楚国巫郡 , 秦属南郡 。三国吴260年置沙渠县 , 属建平郡 。隋585年改沙渠县为清江县 。清1729年设恩施县 , 意即皇帝赐于施县 。1736年改土归流 , 为施南府附郭县 。抗日战争时期为湖北省临时省会 。1939年武汉论陷 , 国民省政府迁至恩施有六年之久 。1981年 , 恩施县分设新的恩施县和县级恩施市 。1983年 , 恩施县并入恩施市 。1949年属恩施专区(地区) , 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更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利川市:利川市古为禀君国地 , 周朝时属巴国 , 秦时属黔中郡蛮地 , 北朝北周时置盐水县 。元至元1288年入清江县 。清1735年始置利川县 。1986年 , 撤县设县级利川市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
【十堰属于哪个市(十堰属于市还是县)】建始县:古属廪君国 , 春秋属巴子国 , 战国为巫郡属地 , 秦为黔中郡属地 , 汉为南郡属地 , 三国吴时属建平郡 。晋265年始置建始县 , 取“建县伊始”之意命名 。后隶属更迭频繁 ,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
巴东县:巴东县因古在巴东郡东部而得名 。商以前属廪君国地 , 西周至春秋中期属夔子国地 。三国初为蜀国巴东郡地 , 晋为荆州建平郡巫县地 。南北朝宋置归乡县 。梁改为信陵郡 , 北周改为乐乡县 。隋598年始置巴东县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