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 二 )


清华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

文章插图
发掘现场取样
而土壤微结构的观察,更是在粮仓的底部发现了显著的土壤和植被发育的证据,结合发掘现场观察的堆积结构,证实了此类粮仓为土坯立柱架空的地上式建筑 。
进一步与河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合作完成土木工程实验后,研究团队还在粮仓的建造基础堆积中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隔水、防水层,完全符合现代粮仓建筑防潮隔水的工程技术要求 。这些工作无疑确证了时庄遗址发现的特殊遗迹为史前的粮仓 。
清华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

文章插图
田野中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此集中的粮仓究竟是一处大型聚落的一个功能区,还是一个独立的专一功能性聚落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扩大发掘面积,并开展更大范围内的调查和勘探 。果然,扩大发掘面积之后,在遗址所处的台地上发现了两周方形夯土围墙 。墙体宽2.6~3米,残存高度0.5~1.3米 。结合钻探可知,两城均为长方形,总面积2300平方米,城内粮仓之间为低洼的排水沟并通往南侧的城门通道,而城的中间是一座唯一的具有居住功能的三连间土坯排房,应为粮仓管理人员居住 。如此,一座结构完整、功能专一的“粮仓城”被全面揭露出来,而它周围1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精密钻探表明,还均匀分布着同时期的13处聚落,时庄粮城是一处专门为这些聚落提供储粮服务的功能专一型的新型聚落 。
本次时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不仅解决了两大难题,中间也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田野考古少不了艰难的探索,但也常常伴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一次对粮仓底部土壤的切片分析中,大家发现土壤里有很多“小虫子” 。在现场参与工作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张海老师见到了,觉得这是一个重要发现,或许可以证明粮食里有虫子 。为了弄清楚这些“虫子”到底是什么,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参与了鉴别,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一条条像极了虫子的东西,竟然并非虫子,而是一种孢子囊 。虽然最终结果并不符合最初的期待,但这个过程中又增长了新的知识,张海说这就是考古工作的魅力 。
清华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

文章插图
疑似“小虫子”的孢子囊
02左中括号领先!北大科技考古大展身手
左中括号在本次的时庄遗址挖掘中,科技考古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所谓“科技考古”有多神秘?北大的科技考古又有何独特之处呢?
本次时庄遗址挖掘的北大团队负责人、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张海介绍,“科技考古”在现代考古学界有多种叫法,也有人称其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但随着二者的深度结合,科技在考古中已经不仅限于“应用”的层面,而内化为一种学科理念,“科技考古”与“传统考古”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
进入新世纪后,北大更加重视科技考古方面的人才培养,张海自己就受益于新型的培养模式,2007年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直博毕业后,他由学院派遣前往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学习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空间分析方面的知识,张海表示:“考古学要发展,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科问题,也是怎么去培养人的问题 。”
清华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

文章插图
张海老师发掘现场取样
在以往的考古研究中,对于样品的分析依赖于***的科技人员,所以从事田野挖掘和从事检测分析的实际上是“两拨人”,由于对彼此***领域缺乏了解,工作中难免出现前后“两张皮”的现象 。如今,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聚集着一批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学者,当地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等遇上考古,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是惊艳四座的,这为北大考古学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生长的内在动力 。
此次时庄遗址的“粮仓”性质的判定,很大程度取决于样品中粮食的研究,而负责这项工作的邓振华助理教授,正兼具考古学和植物学的复合知识背景,熟悉GIS技术的张海则负责了大区域的地质钻探和田野考古数字化等工作 。
清华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

文章插图
地质考古勘探
学科交叉不仅出现在学院内部,作为综合性大学,北大具有多学科的背景优势,且各个学科均实力雄厚,这就为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营造了有利氛围,学生从本科阶段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接触各学科的知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考古学家转变为科学家,张海认为,考古学本身是不产生纯科学问题的,但需要大量借助科学的力量,因此熟悉相关的技术原理就会对考古工作的推进有极大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