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1000字高中 活着高中读后感精选10篇2022( 五 )


第一次大哭是有庆突如其来的死亡,那个早上还迷迷瞪瞪就跑去给羊割草,中午放学又光脚跑三四十里地回家割草,急急忙忙扒了饭回学校的有庆就这样,被抽血死去 。怎么能让人接受呢?等看到凤霞有了美好的家庭,却又因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 。好不容易生下的苦根,却又因吃豆子而死 。骗我的,生活还是这样狗屎 。
我无法再像一开始那样批判福贵,将他不幸的开始归结于自作自受 。鲁迅先生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个世界上也从未有过“感同身受”这回事 。没有经历过,其所言所行都十分苍白而无力 。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你是福贵,你能挺过这么多苦难,继续活着吗?我想我是不能的,但是如果我真的成了福贵,可能也是这样活着 。
我以前也总觉得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意义 。有一段时间心理上出现了很强的抑郁情绪,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却感觉自己在泥潭里 。在深渊,在低谷,甚至对生活失望,对人际交往无感,其实活着就是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我的经历跟福贵相比不值一提 。
现在我只想好好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活着读后感9
“活着”这两个字眼对常人来说平凡得很,但是对于《活着》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富贵”而言,却意义深刻 。
富贵原本是个富家子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 。他不把父母当回事,对妻子的辛苦劳累不屑一顾 。最可恶的是他那吃、喝、嫖、赌的陋习,挥霍光了老一辈留下的所有家产 。他的父亲也被他气死了 。可是这时忏悔已经来不及了 。从此,他只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饱受着为生计而奔波的劳累、苦楚 。他怎么也没想到命运会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他,让他的心灵遭受一次次与亲人离别的痛苦,最后只剩下了他一个孤家寡人苟活于世 。
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福贵努力地重新生活,这位历经沧桑和磨难的老人将苦难消解于自己的忍耐和平静之中,坚强地挺了过来 。
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师 。是生活渐渐让游手好闲、薄情寡义的富贵变成了一个任劳任怨、百折不挠的家里的顶梁柱 。如果没有经历后面的变故,他可能一辈子也无法体会到活着是多么美好和幸运 。
在每个人生活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是那么刻骨铭心,每一次都让人大汗淋漓,生容易,活不易 。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线高高低低、起起伏伏 。虽然走起来非常辛苦,但是它却通向我们人生幸福的道路 。只有攀过那危峰兀立的高峰,越过那一条条一望无际的山谷,才能真正体会到活着的意义 。
让我们以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态度面对生活,走好每一段生活的旅程!
活着读后感10
“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事情活着 。”余华如此写道,我感到有些寒冷,虽然我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这句话 。
一般来说,人睡着年龄的增长拥有的一切逐渐增多 。作者在这篇杰作里表达于此相反的观点,人在童年的时候是拥有一切,然后慢慢的失去一切,最后老无所依地死去 。如此去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未免过于残酷,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拥有富贵,有一个“上辈子嗷了一生”才有的好老婆 。然后所有的一切一点点的离他而去,作者作为这个故事的上帝是否无动于衷,还是说从一开始一切便已失控 。不管如何我看到有庆那样死去的时候心里格外难受 。金庸说他在写某些情节的时候会痛苦,余华也会为了主角而哭吗?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如作者所说“是深感幸福”?不想讨论意义之类的,但只是为了把“一个故事讲得如此之好”是否能够让人接受,不过最有趣的是主角的名字居然叫做“富贵” 。
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就是一切,那么这么小说这这一观点的最好注脚了 。但萨特还说过“人的全部意义在于行动”为何在这个故事里却是如此的无力?我们无法将其归结为时代,不然这本书就右倾得太厉害 。我只能说余华同志隐藏得太好,作为一个纯粹的讲述者,他无可挑剔,能够将语言运用得如此本土化,不做第二人想 。全篇没有看到作家跳出来评论,只是为了故事而故事 。不管怎样,我愿意给这本小说以极高的评价,我没有看过余华其他的`作品,但这部《活着》无疑已有了名著的水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