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感想800字( 二 )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我的教育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那些伴随我少年求学时代的信,在委屈难过、消沉低落的日子里,是春风化雨的温柔,也是破冰前行的利器 。
《傅雷家书》读书感想800字【篇3】
了解傅雷的育儿理念才明白,儿子傅聪从小受到的是严父慈母式的教育,傅雷对子女的要求甚至有些严苛,因为小孩子挑食,就不让他吃饭 。直到傅聪出国后,傅雷才反思到当年的教育方式不尽合理 。其实对于初为父母的他们,特别是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教育也是贯穿他们人生始终的陌生探索 。从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到如何与子女相处,他们也是在不停的摸爬滚打中慢慢领悟 。现在我们非常强调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我无比认同 。但我觉得,原生家庭的理念,是一种认识自己的有效途径,但对个人评价及后来的人格建设,更多还是自我认知和意识的觉醒 。过于强调"子不教父之过",是对父母付出的无形抹杀,以及对自我成长的推卸责任 。特别是父母改变和改进的时候,作为子女,你是不是也给予了正面的回应和改变?
家书中另一种重要的情感,就是父母对于人生经验的传递,这既包括学术性的专业知识,也包括人生旅途的哲思与感悟 。大多时候人都有分享的欲望和冲动,特别是在情绪起伏以及有所得失的时候 。喜欢和朋友聊天其实就是这样一种体现,只不过因为年两相仿,感受相近,个体间更容易接纳和共鸣 。对于父母,本着"要把所有我走过的弯路都给子女指出来"的心态,很多时候他们更加忍不住倾囊相授 。这种超前的经验和感受,在个人意识觉醒的特殊时期(例如青春期),就会变得更加难以接受 。所以,父母的教育一方面要用对方式,另一方面要看准时机 。现在我再读起六十多年前傅雷写给儿子的谆谆告诫,只觉得无限贴合当下我的所有境遇 。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简直是普世有效的真理 。
大概从小学时候开始,妈妈就保留了给我写信的习惯 。那些暗淡无光的时候,成绩满满的日子,都有妈妈的信,或鼓励,或督促,或提醒,或建议,在不算特别直白表达感情的背景下,给了我很多直抵内心的触动 。长大以后确实不常写信了,但和妈妈保持良好的沟通,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我的教育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那些伴随我少年求学时代的信,在委屈难过、消沉低落的日子里,是春风化雨的温柔,也是破冰前行的利器 。
《傅雷家书》读书感想800字【篇4】
疲困的眼光从书本的190页上脱离,合上双睑,此时,我的内心波翻浪涌 。端起桌角的绿茶,轻泯间无意发现,杯中绿茶折射出一位尽职的为人父亲的形象 。
一场道别仪式在1954年谢了幕,傅聪同志出国求学 。从此,无尽的思念写在父母的皱纹上 。的确,畴昔的笑语,现在已成为回忆,所以,只有让纸张和笔削去天涯对海角的牵挂 。
在与儿子分别的这二十几载春秋中,父亲对自己过去的过错进行检讨,对初出茅庐的儿子生活的嘱咐,对儿子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儿子艺术的交流及母亲对
儿子的牵肠挂肚,都只有漫天纷飞的家书才足以言尽 。父母对儿子来信的盼望,使得没有一次来信让他们感到意外,有的也只是差点若狂的欣喜,甚至信中“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简单通俗的七个字也能让他们对眸而笑,毕竟,他们欲望的极限只停留在“平安”这道坎 。
父子二人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也是艺术研究上的知音,父亲以自己资深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 。而母亲的舐犊之情借风传递到儿子耳畔引起儿子思乡的回应 。
家书的文字质朴,如山间潺潺的清泉,碧空舒卷的白云,父爱从家书中与儿子论说艺术,激发儿子的感情,训练儿子的文笔与思想,要他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从中体现出来,目的就是希望儿子能成长,报效祖国 。终于,儿子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思想上也成熟了许多,也只有懂事的孩子才懂得将家书收藏起来,然而,在儿子终于有所成就的时候,傅雷却还来不及享福清闲,就摆脱了黑暗的束缚,到天堂享福去了 。
迂阔的草原上,一只风筝起飞了,他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但是,他累的时候,不能放弃,他飞高的时候,不能骄傲,他掉下来的时候不能颓废,他成功的时候还得执著追求……因为他的线被牵在一个人的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