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萍大学生交换「大学生交换木有」( 四 )


刚开始 , 导师对邓亚萍不太了解 , 似乎有些不放心 , 担心一个运动员能否完成学业 。邓亚萍恳切地对导师说:“我可能比您的其他学生基础要差 , 请您多费心了 , 别人能听懂的课程 , 我可能要两次甚至多次 , 别人需要一年 , 我可能需要一年半甚至两年 。但不管费多少力、多长时间 , 我都要把学业拿下来!”
在英国 , 修硕士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类似于应试式教育 , 就是上一门课考一门 , 直到通过所有课程;另外一种是跟导师做课题研究 , 研究结束后做论文 , 如果论文通过就可以毕业 。邓亚萍采取了第二种办法 。比语言更难的是这里的学习方式 , 和国内真是大不一样 。虽有导师 , 但并不经常见面 。往往是导师给邓亚萍提供一个阅读书目清单 , 邓亚萍自己到图书馆或大学找书 , 然后阅读 。有了问题才和导师预约见面、答疑 。开始时 , 邓亚萍很不习惯这种方式 。而且她修的方向是“中国当代研究” , 一个似乎和体育无关的冷门*** , 即便图书馆里也不一定有相关材料 。这样 , 邓亚萍就必须在不同的图书馆和大学里去找 。不过 , 现在看来 , 这也是邓亚萍在国外学习的重要收获之一 。新的学习方式让她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找到实现目标的办法 。
打球的时候 , 邓亚萍视力两眼都是1.5 , 上学以后下降得很快 , 现在有一只眼已经0.6了 。学习和打球完全是两码事 , 睡眠不足 , 上课总是犯困 , 眼睛睁不开 , 越坐越困 , 恨不得用根棍儿把眼皮撑起来 。刚开始时 , 邓亚萍觉得很累 , 后来才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 , 知道该怎样安排好作息 , 找到了一些规律 。
邓亚萍的研究课题是《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 , 例子用的就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 。为了研究这个课题 , 她阅读了一些对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材料 , 大部分是外国人写的 。这些外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女运动员的生活和成长经历 , 因此他们的研究并不到位 。她希望能够从自己开始 , 有人真正关注中国妇女和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 。她也希望通过在国外学习中便可以尽量避免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 , 以便更好地介绍中国 , 让世界了解中国 。而在国际体育界 , 能让人理解你的见解 , 接纳你的主张并非易事 。
学习上的她拿出打球时的劲头 。按说老师安排的课程已经饱和 , 每周天天有课 , 周末的作业也不轻松 , 做罢作业还要准备下一周的课 , 周而复始 。可她还是觉得“吸收”得不够 。
也难怪 , 她心里真的是着急 。邓亚萍刚撂下球拍儿 , 就成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一位年轻的委员 , 她恨不得赴会时能立马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于是 , 这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心底悄悄萌生着早一点进入高级班的愿望 , 明年就向Master进军 。
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 , 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 。老师开玩笑说 , 从她学习的劲头就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世界冠军 。“下了课 , 我必须匆匆赶到另一位老师那里去做个别辅导 , 这是学校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同而特别安排的单独辅导时间 。另外学校还专门为我开了一门课 , 教我如何用英语进行采访 。在学校我过着典型的大学生三点一线式的生活 , 和校园里那些普通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
一年后 , 邓亚萍面对严格的考官 , 用英语宣读了3.5万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 。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点论述了中国妇女及中国妇女体育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临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一次通过!2002年12月12日 , 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 。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
至此 , 从1997年进入清华大学起 , 邓亚萍已在校园度过了近六个春秋 , 并将自己当年的小学“学历”变为研究生学历 。邓亚萍坦言 , 从运动员到学生 , 尤其是一个留学生 , 她付出的努力并不亚于打球 。“从对英语一窍不通到熟练地用英语与教授交流 , 从人生地不熟到朋友遍英国 , 从开始时的迷茫到后来的迎接挑战 , 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 。但海外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门 , 让我真正了解了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