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衫〕抖动衣裳 。
〔铿然〕清脆响亮的声音 。
〔造〕到,往 。
〔第〕府邸 。
〔宗老涂山〕同族的长辈号涂山的 。涂山,名文,方苞的同族祖父 。宗老,对同族长老的尊称 。
〔甥〕女婿 。
〔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
〔云〕语气助词,用在引述言语的后面 。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京畿(jī):京城,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
炮烙(luò):古代的一种烧烫犯人的酷刑 。
眦(zì):眼眶 。
俟(sì):等待 。
述其事以语人(yù,告诉)
蕲(qí):蕲州府,现在湖北省蕲春县一带 。
衣裳(cháng):古代指裙子 。
躬(gōng)造左公第:(躬:亲自 。造:造访,到……去拜望 。)
蹲踞(jù):踞有蹲或坐的意思 。
使将士更(gēng)休:更换着休息 。
解貂(diāo):貂是一种哺乳动物,皮毛珍贵 。
②词性活用
从数骑出(使……跟随,动词的使动用法)
呈卷,即面署之一(当面,名词作状语)
史朝夕狱门外(省略句,史朝夕(侯于)狱门外 。)
涕泣谋于禁卒(涕,眼泪,名词作动词,流眼泪 。)
草屦(草鞋,名词作动词,穿上草鞋 。)
则席地倚墙而坐(席,意动用法,以……为席 。)
蹲踞而背倚之(用后背,名词作状语)
手长鑱(手——拿着,名词用作动词)
③一词多义
【则】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只,仅仅 。副词)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是,原来是 。具有确认作用的副词)
漏鼓移则番代(就 。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虽】
虽家仆不得近(即使 。表示假设关系)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 。表示转折关系《张衡传》)
【焉】
卒感焉(于之对此 。兼词)
于是余有叹焉(不译 。语气助词)
万钟于我何加焉(呢 。表示反诘语气助词)
且焉置土石(哪里 。疑问代词)
盘盘焉,囷(qun)囷焉(地 。形容词词尾,助词)
2.句式解析
省略句
为(之)掩户(省介词宾词,“之”代史可法 。)
叩之(于)寺僧(省介词)
召入,使(之)拜夫人(省介词宾语,“之”代史可法 。)
久之,(史可法)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持五十金……(省主语)
3.难句解析
①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微行”,官员穿着平民的衣服出行 。“从”“使……跟从”,使动用法 。全句译作:(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穿着平民的衣服出去查询,进了一座古庙 。
②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已”完了 。“轻身”,轻视身体(生命) 。“昧”看不清 。“支拄者”支撑的人 。合句译作:(我这个)老头子就要死了,(如果)你再不珍重自己的生命,不明大义,(那么)天下事谁能来支撑呢?
③叩之寺僧
“叩”问,打听 。“之”,代当时伏案卧的“生” 。“寺僧”前省略“于(向)”全句译作:(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那个伏案卧的年青的读书人是谁) 。
④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这句话的意思是:史可法挑选了十名健壮的士兵,让他们两人一组,一更鼓的时间轮换一组 。这一组的两个人蹲在地上,史可法用背靠着他们坐在军帐外 。
解析:
记“逸事”的文章,不是全面地记述人物一生的生平事迹,而是选取其中的一些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品格,刻画人物形象 。本文就是这样 。
文章围绕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通过京畿视学、狱中斥史、史可法治兵等动人事迹,多侧面地表现了左光斗识才、选才、惜才的崇高品格,刻画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刚毅正直、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 。
京畿视学,先写他“风雪严寒”“微行”视学,继写他“解貂覆生,为掩户”,是通过行动表现他为国选才、爱惜人才的品格 。“瞿然注视”“面署之一”表现他对得到人才的惊喜 。而“使拜夫人”的一席话,则表现了他对人才所寄予的厚望 。
狱中斥史,是表现左光斗崇高品质的重点段落 。文章先写监狱防守之严,次写史可法探师之切,再写左的怒斥,最后写史以后“常流涕述其事”,其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了左光斗刚毅坚强、大义凛然、先国家而后私情的崇高品德 。
史可法治兵,明写史而暗写左,正是左的言传身教,才使史有“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对吾师”的思想行为 。这部分是侧面描写,是陪衬,史可法的言行正是左光斗高尚的精神品德的折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