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不用身体接触的乐器 这世界那么多人用到的乐器( 二 )


如克莱斯勒的《爱的忧伤》 , 弱化了原小提琴作品切分音的呼吸节奏 , 而让感情绵延不绝 。由低到高的滑音迅速而坚定 , 似乎不满足于表达矜持而谦卑的爱之哀伤 , 而是要让听者落泪为止 。
她演奏的拉赫马尼诺夫的《练声曲》可以说是将特雷门琴的优点集于一身的作品 。把其中蕴含的对命运多舛的不甘、对家乡的不舍、对人生的感伤表达得十分细腻、大气而美丽 。
特雷门琴的发明既是科技和古典音乐的完美结合 , 是跨界的结晶 , 不难想象 , 它也必然在影视中得到颇为广泛的运用 。
单调、诡异的高音调声响 , 类似老电影中外星人出没时的配乐 , 被大量运用在好莱坞电影中 , 如著名外星侵略片《地球停转之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
01:46
感受一下特雷门琴与科幻的结合
后现代的“电流声” , 让它成为像史诗巨作《星际迷航》之类必用的配音乐器 。
流行乐队也尝试使用过特雷门琴 , 成功地将特雷门琴带入公众视野 。
沙滩男孩的《Good Vibrations》中 , 那个诡异的声音就是一架改良的立体声特雷门琴 。配合整首歌曲的70年代迷幻摇滚氛围 , 显得格外有趣 。
齐柏林飞船乐队的这首《Whole Lotta Love》中间部分就有特雷门琴的出现 。

世界上唯一不用身体接触的乐器 这世界那么多人用到的乐器

文章插图
1938年 , 发明人特雷门因陷入债务等问题逃回苏联 , 经历了拘禁、劳改、复出等诸多坎坷 。直到1991年 , 他最后一次到访美国 , 并示范了特雷门琴 。
和他的政治理想和多舛漂泊的人生一样 , 特雷门琴的命运确实也堪称跌宕起伏 。美国经济大萧条、特雷门突然消失、演奏难度等 , 让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从热门到默默无闻 , 直到90年代众多优秀的音乐家的全新演绎又让其复苏 。
庆幸的是 , 世界上第一次人机交互产生的独特交响 , 已经深深印植在音乐历史中 。百年历程中 , 它曾风靡一时 , 也在给未来的人们带来持续的、无限的灵感与启示 。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 , “美丽的意外”总会发生 。而时间的淘洗 , 替我们筛选出了真正有价值的音乐 , 保存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