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概括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二 )


曹髦在位期间,司马氏家族各个已加官封侯,大将军司马昭也被封为晋王,权盖朝野,连皇帝、皇太后也要看他的眼色行事 。曹髦见自己的威权日趋衰弱,盘算著一定要除掉司马昭 。有天,曹髦召文武百官议事,司马昭推说自己头痛,又说若皇上有甚么要事,便屈驾到他那处谈 。曹髦再也忍无可忍,即把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 王业召入寝宫密室,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意思是:司马昭要篡权的用心十分明显,恐怕路人也看得清楚 。他决定要去讨伐司马昭,但王经劝阻曹髦,说此举未免太危险,因为司马昭兵力太强 。可是曹髦已下定决心,准备讨伐司马昭 。三人退出密室后,王经与王业悄悄向司马昭告密,司马昭顺水推舟,作了秘密部署 。不久后,曹髦率领卫士、童仆数百人讨伐司马昭,但由于其兵力实在有限,曹髦最后被杀死 。而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于魏元帝咸熙二年十二月称帝,建立了西晋王朝 。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其阴谋和野心已被人所共知,再不能掩盖了 。
参考: stmargaret.edu/~chistory/nc04
没听过有两个朗拿度,所以三国有两个马超吗? 就是马超和c.马超....呵.
是司马昭,不是司马超 。这是有典故的 。
参考: Hk
chistory/cgi-bin/topic.cgi?forum=53topic=7show=0 请click上述网站
内容有很多晋代典故
当中包括:司马超之心,路人皆见 希望帮到您!^_^
参考: chistory/cgi-bin/topic.cgi?forum=53topic=7show=0
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么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司马昭这种撺掇某位的想法,大家都看的出来了 。
而这句话的典故是这么来的:司马昭是司马懿的第二个孩子,司马懿在曹丕死后其实就掌管了朝中大权了 。
但是后来司马懿也死了后,辅佐曹髦的便成了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在曹髦13岁的时候,司马师也死了 。
然后呢,这个辅佐曹髦的大任务就交给了自个儿的弟弟司马昭,相当于就是司马家自己一代一代的辅佐曹家,当时的司马昭就手握重权了 。
换句话来说,就是不管是政策啊之类的,全部都是有司马昭说了算 。
当时的皇帝是曹髦,说白了也就是个傀儡,也就是说,虽然当时的皇帝是曹髦,但是权力不在曹髦手上,在司马昭手上 。
曹髦就觉得自己时刻生活在危机里,觉得自己得把自己的这个权利给要回来,想要自己当真正的实权皇帝 。这种情况下,司马昭肯定不能把自己手里握着的皇权给他呀 。于是便开始进行谋略,想办法 。
曹髦已经明白司马昭的用意了,得知自己的皇权是拿不回来了,想要跟司马昭拼个你死我活,从而对自己的群臣说便说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句话 。
最后在与司马昭火拼时,曹髦战败,被杀 。但是聪明的司马昭不想让别人知道是自己把曹髦给杀掉的,便假装找各种借口,除了这种事情当然得找替罪羊了 。
在群臣当中,大家就当不知道这事儿,就当曹髦病死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司马昭的那点野心 。
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想法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般指的是不好的想法 。下面是我整理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欢迎阅读 。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 。魏明帝曹睿死时,托付曹爽与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治理天下 。曹爽与司马懿互相排挤,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司马懿尽诛曹爽一党,魏国军政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氏手中 。
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不久废除了已经成年但迟迟未能亲政的曹芳,另立十三岁的曹髦为帝,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 。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 。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 。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 。"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 。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薄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 。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 。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