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 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有哪些五年级( 二 )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 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有哪些五年级

文章插图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年糕——–铁了心
67、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 子 见 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驴唇不对马嘴——–答非所问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 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有哪些五年级

文章插图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关门掩着耗子——-急(挤)死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东北的二人转——–一唱一和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 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大家还有哪些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吗,说出来一起分享吧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 。《旧唐书·郑霸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 。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 。通常有两种 。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 。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 。也有利用同音字的 。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 。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 。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 。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 。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