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她的父母都是农民,拒绝德国千万年薪毅然回国,学习经历值得借鉴( 二 )



从2005年入学同济大学后 , 由于本科成绩优秀 , 又被直接保送研究生 , 毕业后又直接进入英国的杜伦大学继续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 , 整个大学期间连续多年获得奖学金 , 并且也拿到了国外的奖学金 。
2010年 , 她的博士论文更是获得了计算力学辛科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 , 成为了世界哄抢的“土木工程女神\"
2014年 , 她获得了欧盟第七框架玛丽居里国际人才称号 , 也获得了相应的居里夫人奖学金 。

海外的许多国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人才 , 以严谨和重视科学著称的德国更是如此 。 他们为了留住一些科学家 , 国家设立了一些奖项具有高额的奖金 , “索菲亚·科瓦雷夫斯亚奖”这个奖的奖学金折合成人民币有一千三百万左右 , 全球目前只有七个华人获得了该奖 , 庄晓莹就是其中之一 。
她研究出来的材料有着强度高、耐腐蚀、冲击性强等优点 , 除了用于工程领域 , 在航天航空、半导体制造等领域都也有着重大的作用 。 这个奖项要求年龄是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才 , 并且要在德国为期五年进行研究工作 。

为了更好地科研 , 也为了这一奖项庄晓莹教授在德国日日夜夜奋战了5年 , 很多人以为她会像别人一样在德国定居了、安家了 。 但是并没有 , 5年科研的经历让她热血澎湃 , 她想把她的所学带回祖国 , 于是拒绝了德国的高薪和优渥的待遇回到了祖国 。
世界的其他国家 , 以及整个欧盟对她的认可 , 让她得到了很多著名公司的就职邀请 , 他们开出了非常丰厚的报酬 , 只要庄晓莹同意加入该公司 , 以后就不愁没钱花了 , 但是千万的薪资依然没能阻挡住她回国的决心 , 她最终回到了她的母校同济大学任教 , 用她所学教给学生们 。
理工科学者给人的印象大部分是沉默寡言、不善交际 , 但是性格开朗的庄晓莹 , 言谈举止间则充满年轻女性特有的活力 。

人们有时候也常常给她开玩笑“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 她却选择了做科研 , 而且还做得那么出色!”而且她也拥有出色的英文能力 , 这也帮她更快地走向世界 。 因为英语好读研究生时 , 阅读大量前沿领域的文章 , 现在她给本科的同学讲授《弹性力学》 , 而且是全英文授课 , 搜集了全世界名校的教材 , 总结成课件 , 讲给她的学生们 。

她现在也是孩子的妈妈 , 她说作为孩子的妈妈 , 社会的认可和家庭的支持非常重要 , 所以她才能一直保持着学者的状态 , 同时也告诫自己要保持做学问的初心 , 她的这种乐观坚持的心态也一直影响着她的孩子 。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留学的意义在于开启心智 , 扩大眼界 , 了解世界 , 并学有所学带回祖国 。 庄晓莹的做法确实令人钦佩 , 从她的故事中 , 我们作为家长 , 应该有一下启发 。
1 , 学习是一件终生都要做的事情 , 它不是短跑 , 而不是马拉松 , 起步慢一点没有关系 , 你小学跑赢了并不是真正赢了 , 孩子心中有家国情怀 , 有梦想 , 并懂得为了梦想一生学习才是真正赢了!就像庄晓莹小学初中成绩并不出色 , 而且还有严重的偏科 , 但是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

2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庄晓莹用她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女生在理科方面并不比男生差 , 只要你有浓厚的兴趣 , 完全可以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 , 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 , 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时候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 , 不仅仅是解放我们自己 ,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支持 。

3 , 她的爱国之情也是需要我们讲给孩子们的 , 为什么有些人出国之后即使不是很出色 , 甚至父母都不管了也不回国 , 这值得我们深思 , 我们国家之所以发展的越来越好 , 这和一些优秀的科学家不断的回国做科学研究建设是分不开的 , 心怀祖国 , 心中有大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