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 , 《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 , 其中包括:“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g等 。
文章图片
《咬文嚼字》编辑部供图
它们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又遵循了哪些原则?对于上述问题 ,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在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 , 目前基本分为材料收集、条目整理、专家审核、征求意见、最后审定五个步骤 。
文章图片
制图:郎朗 孙悦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有哪些特点?
在每年的评选中 , 《咬文嚼字》杂志社一直遵循着典型性、新闻性、广泛性三个标准 , 进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 。 黄安靖介绍称 , 2021年 , “语文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 。
比如 , 在有关“疫情”“抗疫”的报道中 , “宁夏银川”误为“甘肃银川”、“鲅鱼圈”误为“鱿鱼圈”等等 。
从评选结果来看 , 黄安靖介绍 , 202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有以下特点 。
第一 , “别字”呈泛滥之势 , “错字”几近绝迹 , 说明语文差错已由“手写”时代进入“键盘”时代 。 在过去的“手写”时代 , 错字泛滥成灾 , 比如“冒”字上边错写成“曰”、“昂”字下边错写成“卯”、“步”字右下多加一点、“拜”字右边写成三横等 。
而在如今的“键盘输入”时代 , 这类差错大量减少 , 甚至几近绝迹 。 现在错误主要集中于别字 , 如把“蔓”误成“曼”、把“经”误成“径”、把“赓”误成“庚”、把“偾”误成“喷”等 , 而错字很少出现 。 用键盘输入 , 除非自己硬“造”出来 , 一般不会打出错字 。 这应该与汉字输入系统不断进步有关 。
第二 , 涉及“疫情”“抗疫”的条目有5条 , 明显仍然“占优” , 说明“疫情”还未结束 , “抗疫”还在关键期 。 “疫情”“抗疫”仍然是本年度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
疫苗的接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毒株的蔓延及防控等 , 仍然是2021年最受关注的年度主题与关注话题 。 在构建这一年度的“话语体系”时 , “疫情”“抗疫”扮演着重要角色 , 社会关注焦点仍在向“疫情”“抗疫”等话题集中 。 这是“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中涉及“疫情”“抗疫”条目多的原因 。
评选步骤有哪些?
据了解 , 《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从2006年开始发布 , 至今已经16年了 。
文章图片
制图:郎朗 孙悦
黄安靖说 , 《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 , 基本上都按照一个比较固定的程序进行 , 目前分为材料收集、条目整理、专家审核、征求意见、最后审定五个步骤 。
“十大语文差错”备选材料的收集 , 都经历了一个“海选”过程 , 主要有读者来稿等三个来源 。 然后 , 《咬文嚼字》编辑部对收集到的差错材料进行整理、筛选 , 提出50个初选条目 , 并组织语文专家 , 对50个初选条目进行逐一审核、投票 , 形成15个备选条目 。
接下来 , 《咬文嚼字》编辑部将15个备选条目寄发给专业人士 , 征求他们的意见 。 根据反馈意见 , 编辑部组织专家做“15进10”的最后审定 , 完成“十大语文差错”定稿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