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对于名校毕业生,舆论场总是有很多“自以为是”的期待 。
全文1388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文/夏研(媒体人) 编辑 丁慧 实习生 韦英姿 校对 李立军
近日,清华、北大相继发布了《2021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当然也吸引了各界关注,也有人总结了其中趋势,并产生种种解读 。
比较醒目的总结,就是所谓“2021届的清华毕业生七成进入了体制内”“北大博士首选教育行业”之类 。这些话题也登上“热搜” 。
从数据能看到,清华大学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其中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5.8%、30.3%、23.8%,合计占比为69.9%,接近七成 。北大本科生近26%、硕士近8%、博士近42%进入了教育行业 。
▲“国考”:观念、学历、收入如何变化?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ID:xjbdxw)
不过说实话,这样的结果并不值得太过惊讶,也不必太过突出“体制”色彩 。毕竟清北毕业生流向最大的是事业单位,而教育行业恐怕就是事业单位内最大的用人单位 。
【毕业生|2021清华北大毕业生都去哪儿了?】“风险厌恶”是人的本能,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大起大落的“刺激” 。哪个行业能够提供相对清晰的规则、比较稳定的预期,毕业生自然就会流向某个行业 。
同时,我们也不妨换一个角度去理解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一个作用其实也是“降低风险”,掌握“有选择的自由” 。教育程度越高,对人生的把控能力越强,越不至于发生“命途多舛”的情况 。
所以,教育功能和人生选择,内含的逻辑本质上是共通的,都是在规避风险 。何况在今天“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提高教师待遇”的大背景下,博弈能力更强的清北毕业生,规避风险的优势也更显著,所以他们做如此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
偏好稳定,恐怕也是人类社会共通的 。比如在日本,有四个职业可以被尊称为“先生”——公职人员、教师、医生、律师,有意思的是,这些也多是“稳定”的职业 。稳定,很多时候意味着由公共财政保障,具备一定的公共性,也就由此衍生出了择业吸引力以及职业荣誉感 。
文章图片
▲2021年11月28日,2022年度“国考”开考,合肥安徽考区,考生在等候进场时复习 。资料图 。图/新华社
有意思的是,对于名校毕业生,舆论场总是有很多“自以为是”的期待 。今天,他们选择了体制内引发社会关注;之前,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学子回乡种地、人大学生街头流浪等等,也都让舆论惊诧万分 。
名校毕业生似乎天生是被“观察”的对象,他们常规也好、反常也罢,都免不了被评头论足一番,试图从中试图梳理一些“社会规律” 。
这种观察也有一定道理,不过在人才流动日趋自由、多元的当下,我们不妨对各类选择都抱以充分的尊重,也不必对职业贴标签,似乎某个行业只能匹配某个层次的人才 。
推荐阅读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毕业生|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新动向?
- 科学|两院院士评选"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 清华大学|海报时评丨名校毕业生选择进“体制”,该如何正确看待?
- 美术|考公生上岸变得容易了?省考出现3个大趋势,应届毕业生更受益
- 清华大学|致西安、咸阳大中专学校返合学子的一封信
- 中小学|曹德旺痛批送外卖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压力下,毕业生的未来在哪?
- 中国科学院大学|双非大学备受清北毕业生青睐,推免生5成来自985,7成毕业于211
- 清华大学|满分“天才神童”何碧玉,14岁就进入清华大学,如今却被人看不起
- 辅警|毕业生的好消息,“年薪制”辅警开始招聘,到期后可考正式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