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名校毕业的“别人家的孩子”选择了家乡的化工厂


浏阳|名校毕业的“别人家的孩子”选择了家乡的化工厂

文章图片


【浏阳|名校毕业的“别人家的孩子”选择了家乡的化工厂】
追梦人:张浩源 , 25岁 , 毕业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 浏阳市化工厂总经理助理 。
追梦感言:我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 也知道化工行业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 希望能为中国制造出一份力、添一份彩 , 我将为此不懈奋斗 。
浏阳日报讯(记者 张玲)今年25岁的浏阳伢子张浩源有两次“不走寻常路”的选择:一次是选择专业方向时 , 父母都希望他选择“热门”的工商管理 , 他坚定地选择了化学专业;另一次则是从英国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毕业后 , 直接来到浏阳市化工厂上班 。
如今担任浏阳市化工厂总经理助理的张浩源说自己是“人间清醒”: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 知道化工行业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 并愿意为之出一份力、添一份彩 , 为此不懈奋斗 。
留学深造 , 致力为中国制造出力添彩 “明明可以靠颜值 , 偏偏要靠才华 。 ”这句网络上的调侃 , 形容张浩源也很贴切 。
张浩源1米85的个子 , 年轻又帅气 , 自小家境就不错 , 又是世界名校毕业 , 是很多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 但是 , 他却选择了一条别人看来非常不同寻常的一条路 。 16岁时 , 父母为他规划未来 , 希望他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专业 。 “我不愿意 。 ”彼时 , 张浩源刚读高一 , 对化学很感兴趣 , 他拒绝了父母的提议 , 给自己定下了钻研化学的目标 。
张浩源(左一)正在电解车间查看电解槽运行情况 。
张浩源在浏阳一中读完高一后 , 转校前往广州一所国际学校就读 , 之后考上了英国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 。 当时有三名学生进入面试 , 他的成绩并不算拔尖 , 但胜在综合能力强 , 三人中只有他被录取了 。
“我喜欢化学 , 帝国理工学院是我的第一志愿 。 ”张浩源说 , 读大学时 , 他喜欢泡图书馆、跑实验室 。 帝国理工学院有着高端先进的实验室 , 有专业的老师指点 , 他们平日里做一个小实验都需要几天 , 做一个大型实验则需要好几个月 , 他在实验室里既锻炼了动手能力 , 也开阔了视野 , 每一次实验都有新收获 。
出人意料的是 , 张浩源一毕业就回到了家乡 , 去了化工厂一线 。 有同学说他傻 , 张浩源却笑着说自己是“人间清醒” ,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掌握高端技术回到家乡 , 为中国制造出一份力、添一份彩 , 并为此不懈奋斗 。
扎根一线 , 研制出大颗高氯酸钾晶体 浏阳市化工厂于1956年建厂 , 1970年搬至古港镇古城村 , 至今已有65年历史 。 张浩源的父亲是化工厂总经理 , 他目前则是总经理助理 。
走进工厂 , 烟囱、红砖、水泥台阶 , 还是古朴老旧的模样 。 但在很多员工看来 , 自从两年前张浩源来了后 , 这里有了改变 。 张浩源不把自己当作“空降兵” , 总是穿着一身工装出入于一线车间 。 毕业回来这两年 , 他逐一在化验室、盐水车间、电解车间、复分解车间等各个一线工作岗位实践、学习过 。 作为工厂里的“新工人” , 他也不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
“我新布置了办公区 , 新建的实验室也发挥了大作用 。 ”张浩源说 , 他的大学专业是化学 , 根据自己所学 , 他在化工厂搭建了一间标准实验室 , 专攻难题 。 今年年初 , 工厂生产的某项高氯酸钾半成品不够稳定 , 粒度较小 , 达不到客户的标准 , 张浩源当即表态一定将这个问题解决好 。 他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忙碌了两个多月 , 不仅制作出了符合客户要求的大颗高氯酸钾晶体 , 还做了12组实验 , 每一组实验的成果和总结都对此类产品生产有借鉴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