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雒珊:一个乡村学校的“逆风翻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雒珊】
【教育部|雒珊:一个乡村学校的“逆风翻盘”】1月11日 ,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晁桂明表示: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
一直以来 , 中西部基层教师人才流失问题经常会引发讨论 , 笔者最近几年在中西部农村调研 , 也发现在社会聚光灯外让人更触目惊心的是乡村教育的迅速塌陷 , 我想这个问题并非孤立存在的教育问题 , 而是整个教育系统问题中的一个表现 , 教育作为基本保障的公共服务到底应该何去何从?乡村教育是否只能成为没有希望的地方?
一、现实:城镇化与乡村教育之衰落
我国进入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以来 , 相伴生的就是乡村教育的衰落 , 但正因为城镇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 那么乡村教育也应是自然的同步过程 。 早期乡村教育是很有优势的 , 在一切都还没有卷起来之前 , 乡村有淳朴老练的老师、勤奋苦干的学生、严格权威的管理 , 许多地区的乡村学校完全是碾压城市学校的 , 走出农村的“寒门贵子”数不胜数 , 我们在各地访谈许多乡村学校老教师时 , 这样的辉煌成绩在他们脸上仍有些骄傲 。 但随即而来的就是对当前乡村教育现实的无奈 。

教育部|雒珊:一个乡村学校的“逆风翻盘”
文章图片

乡村学校的困境 , 校园日渐冷清 , 生源水平难以保证 。
农民的城镇化与乡村教育衰落的联系也很简单 , 就是人没了——优质师生资源流失了 。 原来的好生源苗子 , 但凡家里有点条件的都送往城里更好的学校就读 , 农民家庭对教育的期待不一样了 , 这是农民家庭理性的、自然的选择 , 也是大势所趋不可逆的选择 。
但是带来的直接结果就在于:乡村学校的学生规模迅速减少 , 每天都有村小在消失 , 现在留在农村的学生大多数都集中到了乡镇就读 , 然而即使集中也只有几百个学生了 , 在常德某乡村初中还剩300多人 , 河南驻马店某村小从2015年到2020年 , 学生数从500多人减少到92人 , 虽然乡镇公立学校有一定的学生规模 , 但关键是中等及中等以上的生源都流走了 , 只留下中等偏下的学生 。
在多数的乡村学校中 , 残酷的现实是留在乡村的家庭大多都是难以进城的弱势家庭 , 留守儿童和贫困户至少占1/3 , 他们缺乏自制能力和家庭监管 , 甚至部分还存在心理问题 , 学校中根本无法形成竞争向上的氛围 , 乡村学校变成了“差生托管所” 。 这样的现实直接反映在远低于城市学校的升学率上 , “普职分流”实行以来 , 大多数农村的留守学生出了初中的门就进了职高 , 普职比例从5/5变成了城乡之间的6/4甚至7/3、8/2 。

教育部|雒珊:一个乡村学校的“逆风翻盘”
文章图片

2018年农村留守儿童数据 。 来源: 民政部门户网站
农民家庭觉得乡村学校没有了希望 , 就会更加速进城的步伐 , 甚至不惜透支家庭积累 , 乡村教育遭遇的挑战就会更大 , 重要的是都挤到城市学校中并不能实现农民家庭的教育目标 , 反而增加了更多的风险 , 比如进城后的高教育成本、大班教学高度竞争的低教育成效 。
教师想向城市流动也是自然城镇化的一部分 , 所以乡村学校必然面临乡村教师资源短缺、老龄化的问题 , 虽然国家在支援乡村教师资源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 包括许多地区已经在实行年轻教师服务制和教师2年轮岗制 , 但推行效果仍不是特别理想 , “留得住老师的人 , 留不住老师的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