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海报时评丨名校毕业生选择进“体制”,该如何正确看待?

海报评论员 孙华飞
近日,随着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发布,名校学生毕业选择进“体制”的话题再被热议。以清华大学为例,2021届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中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近七成,其中,64%硕士生和82%博士生选择进入体制内。此外,上海交通大学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中也有五成选择了“体制内”就业。
诚然,近年来“公考热”持续升温,2022年国考人数史无前例地突破200万,报录比达68:1。其中,“清北硕博士争当中学教师”“Nature发文硕士返乡考公”等报道也常引发社会关注。也因此,网友常会发出“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名校毕业生考公是种悲哀”等看法。不过,对于“七成清华毕业生进体制”的话题,我们不应简单地同“公考热”划等号,名校毕业生选择进“体制”,既有就业选择的合理性,也有专业对口的必然性。
不得不说,长期以来,大众因对“体制内”工作的刻板印象而带有偏见。人们经常会将“考编”看成当官,将编制视为“躺平”,简单地把“体制”同机关单位等而视之,因此才会把名校高质量毕业生进“体制”看作科研人才的浪费。
其实,像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事业单位同样也归属“体制内”的范畴。此外,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等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领域的国企,以及金融业领域的国家开发银行等,都是进入“体制”才能从事的行业。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进“体制”也是名校科研人才和优秀毕业生择业的必由之路。
再者,关于名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误读,也是造成舆论风向跑偏的重要原因。还是从清华大学的报告看,其中“体制内”就业占比近七成的是相较于已签三方就业协议的3669名毕业生而言的,然而,2021届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总人数实为7441人。因此,声称七成清华毕业生进“体制”明显是夸大其词了。
近年来,因受国内外疫情的持续影响,就业形势相较过去更显严峻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职业发展风险性的加剧,也让稳定性较高的体制内工作,成了不少名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加之当前公职类考试政策不断向应届生倾斜,以及近来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给编制和“体制内”的岗位已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所以,越来越多名校毕业生选择进“体制”工作也合情合理。
中国航天科技|海报时评丨名校毕业生选择进“体制”,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富强、社会要进步,工作无论体制内外,人才都是第一资源。对于名校毕业生而言,只要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成就理想、施展抱负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