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链|“就业鄙视链”,如何扭转傲慢与偏见

鄙视链无处不在。近日,据媒体报道,不少高校存在专业鄙视链,计算机、电子科技、数据、金融成为鄙视链顶端,而在智能科技兴起并赋能各传统技术行业的背景下,与“技工”相关的职业选择仍持续被边缘化。

如采矿、污水处理、土建等专业,甚至被很多人误解为落后的“夕阳产业”,即便在薪资方面有不小的竞争力,多数大学生仍然无心于此。


鄙视链|“就业鄙视链”,如何扭转傲慢与偏见
文章插图
偏见的力量是可怕的,世人多受制于此。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就显示,只有29.8%的理学毕业生与39.5%的工学毕业生倾向技术岗,而其余理学生、工学生则遍布行政、研发、运营、人力资源等工作。这种社会观念,也需要更新、甚至扭转。

首先要申明的是,专业没有好坏之分、高下之别,只有喜欢与否、合适不合适,它只和兴趣和特长有关,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有关。一般来说,高校里开设的任何专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不过是知识和技能的分类而已。也正因此,鄙视某些专业其实只是一种傲慢和偏见。

当然,我们虽然反对鄙视链,但是透过鄙视链,却不妨碍我们去发现、分析一些潜在的问题,寻求对策去改善。当鄙视链处于文化意义上,它是可以探讨的,只不过难以消灭;但在经济学层面,鄙视链的存在,值得我们去认真反思和引导。

比如,在媒体报道中,一名矿物加工专业的大四学生表示,很多人对带“矿业”“技术”等字眼充满了傲慢。然而现实却是,像矿物加工一样的相关工科领域中,拥有一定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的高级技工是最“吃香”的技术型人才。数据显示,中国缺口高级技工大约为2200万人。

这种鄙视,其实就是简单地想当然,容易对一些人尤其是选报志愿的考生形成误导,进而导致垂直领域的人才缺口、影响社会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当下,智能制造成为一大新兴产业,而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观念并未及时跟上。

鄙视链|“就业鄙视链”,如何扭转傲慢与偏见】早在2018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就显示,2017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究其原因,相关专家分析称,这是随着智能技术在制造、金融、零售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人工智能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更多机遇。

和“冷门专业热就业”现象相反的是,一些在报考阶段十分热门的专业,在就业阶段却遇冷。如2020年有媒体曾报道,会计专业、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法律等热门专业,却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扎堆地,大专学历和一般院校背景的毕业生占这四个专业就业困难群体的近六成。

这种求职效果上的倒挂现象,值得重视,也需要调节。多年前,人力资源专家孟庆伟就曾提醒,就业难并不是简单的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这种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也要坚持能上能下的原则,既要及时开设一些新兴专业,也要适时淘汰那些已经与时代脱节、与社会需求不符的专业。

前些天,一组数据刷了屏:我国高校毕业生2022年人数将破千万,一年增长167万。这创下两个历史:毕业生人数最多,毕业生人数增长最大。在这一背景下,选专业就显得更加重要。选一个适合自己、适应社会的专业,本身就已经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