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视点|初中生喊话作家,阅读理解为何总是钟情于“挖坑”?

作家|视点|初中生喊话作家,阅读理解为何总是钟情于“挖坑”?】近日,多地中小学的期末考试刚刚结束,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收到了一则微博喊话:“爷爷,北京东城区期末阅读题,海兰花妹妹心里想的是什么啊?”
原来,作家鲍尔吉·原野的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节选内容进入了2022年1月北京东城区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阅读题,其中有一题要求补写出文中海兰花的内心活动,该区的许多学生表示题目太难,纷纷去作家的微博留言求助。
学生被阅读理解考倒,并非什么新鲜事儿。
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上一条“诡异”的鱼,就难倒了29万考生。阅读理解选择了巩高峰所写的《一种美味》,讲述了一个农村家庭吃鱼的经历,文章的末尾写道“现在,它早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命题者要求对文章结尾进行“赏析”,让不少考生都蒙了。考试结束后,网友们纷纷喊话作者,询问到底什么是“诡异的光”。更“诡异”的是,作者表示“我本来是搞笑的,谁知道有这么一出啊”。
海兰花妹妹心里想什么,当然与“诡异的光”的情况有所不同。据悉,作为阅读题的小说内容由于试卷的篇幅设置,与原著相比删减许多,因此也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和答题上的困难,使得不少学生认为故事中的两条鱼死了存在着诸多暗示。对此,作家鲍尔吉·原野建议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整本书来丰富对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事情基本明了,但学生为何想多了却耐人寻味。阅读理解做多了看什么都觉得应该有诸多暗示,网友不无戏谑的感慨道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真问题——阅读理解究竟考什么?该如何出题?
顾名思义,阅读理解当然应该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但问题是,现在很多阅读题却经常莫名其妙地给考生“挖坑”,甚至连原作者本人也常常被打败,令人啼笑皆非。几年前,媒体报道一位作者的文章被选用为阅读理解材料,自己做题后却尴尬地发现,12分最多拿6分。作者还发现,有助于考生作答的文段被肆意删去,他由此不禁发问:“挖了那么多‘坑’的考题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章有不同的看法,本是正常现象,出题者“挖掘”出原作者所没想到过的东西,也无可厚非。之所以出现作者做不好自己作品的阅读理解题的荒诞现象,关键就在于试题存在“标准答案”。本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所谓的标准答案面前却只能削足适履。
只要有考试,当然就要有相应的评判标准,但如何设置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却大有文章可做。如果对文章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那么阅读理解考题的答案设置就应该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重点应该放在解读是否言之成理和有独到见解等方面,而不是与出题者所认为的“标准答案”有多契合。
开放式的答案设置,当然会给评卷工作带来不便,但并非无法操作。主观性更强、更难评阅的作文题都能解决,阅读理解咋就做不到了呢?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初中生喊话作家期末阅读题太难,不能只当做笑谈。毫不夸张地说,阅读理解题如果还是固执地保持着非此即彼的答案设定,学生喊话作者、原作者被打败之类的事情就难以避免。
(作者 胡欣红,摘自《南方都市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