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花几百万出国,投100份简历被拒:“海归”变“海废”,留学还香吗?( 三 )


在豆瓣海归废物回收小组中 , 有豆友分享了一段求职经历上的困惑 。 他自认为语言逻辑清晰有力 , 但面试官却给出了大相径庭的回馈:“我们不需要空谈抱负与理想 , 却不切实际的人 。 ”

有人因为文化冲击 , 在国内职场中觉得格格不入 , 工作不到一个月便萌生离职的想法 , 然而尴尬的是 , 还没等她将话说出口 , 就提前收到了试用期表现不合格的解雇通知 。
还有人在应聘之初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充满信心 , 直到面试时才发现 , 国内的其他竞争者早在寒暑假就攒够了实习经验 , 需要实操的部分已能熟练完成 。
界面新闻的一篇报道中 , 也证实了在企业人事部门的评判标准里 , 即便是英国排名靠前的学校 , 和国内的清华北大等名校完全没有可比性 。 英国的硕士通常只需要一年半念完 , 还不用写论文 , 动机怎么看都不纯 。
再者 , 海外高校对中国留学生的录取中包含文化多元和留学收费多重目的 , 在录取方式上 , 难度大大低于国内 。
用人单位的态度 , 又直接体现在了薪水上 。 据《2020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 , 12.8%的海归认为自己应该拿到30万元以上年薪 , 但真正拿到这一数字的仅占5%;有接近四成海归的实际年薪不足10万元 。 而从职业前景来说 , 也没有任何数据证明 , 留学生更能享受优待 。

近半数海归认为薪资低于预期 图/智联招聘
当初殚精竭虑飞出国门 , 如今留学经历反而变成了重千斤的包袱 , 压得人喘不过气 。
03
海归身份不再吃香
留学到底值不值得
“我变不成美国人 , 也早就忘了中国人是什么滋味了 。 ”
这是90年代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经典台词 , 充斥在其中的焦虑与迷失 , 如今依然能命中留学生们的心情 。

图/《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财经故事荟》采访了多名海归人员 , 发现各有各的心酸 。 有国外知名大学美女硕士 , 连投100份简历 , 却没找到一份工作 , 痛哭质疑自己是失败者;有在美国拿到工作签的海归小夫妻 , 回国后却双双失业 , 成了无业游民 , 只能靠家里接济度日 。
无奈而又讽刺的是 , 很多本是为了逃离国内“内卷”而留学的年轻人 , 现在却扭头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考公大军 。 就在今年8月 , 一名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任职街道办副主任的消息 , 曾引发舆论热议 。

留学含金量在“注水” , 归国生活有落差 。 在整个社会结果论至上的大环境中 , 对于留学的争议甚嚣尘上 , 关注点落在了“留学到底值不值”的问题上 。
从外因来看 , 过去社会需要熟练英语、具备国际观的大学生来应对改革开放、外资涌入带来的用人需求 , 但现在无论是英语表达能力 , 还是专业水平 , 国内大学生并不逊色 。
雪上加霜的是 ,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及本土企业的崛起 , 诸多在华外企不再享有“特殊”待遇 , 开始纷纷撤离 , 转战东南亚 , 海归的就业选择范围变少许多 。
从内因来看 , 很多人都踏入了“为留学而留学”的跟风误区 。 在申请学校的时候依赖中介、关注排名 , 可以为了冲名校而选择冷门专业 , 却根本没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 希望得到怎样的未来 , 只是“人云亦云” 。 这也造成了留学人数暴增后 , 导致的学历一再“贬值”化 。

图/图虫创意
造成困境的更深层原因在于 , 挣扎中的海归们并不愿意直面现实 , 既缺乏动力改变自己 , 又难以放低身段接受新的挑战 , 只能以怨天尤人的方式发泄和逃避 。

推荐阅读